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下)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2483 字 6天前

殷洪看完山景,只听茂林中一声锣响,见有一人,脸如黑亮的油漆,下巴留着红胡须,两道黄色眉毛,眼睛像镀了金一般,身着黑袍,骑着黑马,身披一副金锁甲,手持两条银装锏,气势汹汹地滚上山来,大喝一声,声如雷鸣,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小道童,竟敢窥探我的巢穴?” 说着举锏就朝殷洪劈头打去。殷洪赶忙用水火锋急忙招架。两人便在马上和步下交起手来。这时山下又有一人高呼:“兄长,我来了!” 只见那人头戴虎形头盔,脸如红枣,下巴长须飘飘,手持驼龙枪,骑着黄膘马,与先前那人一起双战殷洪。殷洪哪里敌得过这两人,心中暗自思忖:“师父曾吩咐,阴阳镜可决定人生死,今日不妨试一试。” 殷洪拿出阴阳镜,将白色的那一面朝着二人一晃。那二人顿时坐不稳马鞍,摔倒在地。殷洪心中大喜。

只见山下又有两人上山来,模样更加凶恶。一人脸如黄金,短发卷曲,胡须浓密,身穿大红袍,披着银甲,骑着白马,手持大刀,看起来勇猛无比。殷洪心中有些害怕,又拿起镜子对着他一晃,那人也从马上跌落下来。后面一人见殷洪有这般道术,赶忙滚鞍下马,跪地求饶道:“希望仙长慈悲为怀,饶恕我们三人的罪过!” 殷洪说:“我不是仙长,乃是纣王殿下殷洪。” 那人听了,赶忙叩头在地,说道:“小人不知千岁驾到,我兄长也不知情,还望千岁饶恕。” 殷洪说:“我与你们并非敌对,决不会伤害你们。” 说罢,将阴阳镜红色的半边对着三人一晃。三人立刻苏醒过来,一跃而起,大叫道:“好你个妖道!竟敢欺负我们!” 旁边一人赶忙高呼:“兄长,不可鲁莽!这是殷殿下。” 三人听了,赶忙倒身下拜,口称:“千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殷洪问道:“请问四位,尊姓大名?” 其中一人回答道:“我们四人在这二龙山黄峰岭聚集为绿林好汉,末将姓庞,名弘;这位姓刘,名甫;这位姓苟,名章;这位姓毕,名环。” 殷洪说:“看你们四人,仪表不凡,真是当世英雄。何不同我一起往西岐,助武王伐纣呢?” 刘甫说:“殿下乃是成汤后裔,为何不辅佐成汤,反而要帮助武王呢?” 殷洪说:“纣王虽是我父亲,但他灭绝人伦,丧失君道,被天下人共同唾弃。所以我顺应天命,不敢违背。你们这座山上如今有多少人马?” 庞弘回答道:“山上有三千人马。” 殷洪说:“既然如此,你们同我往西岐,将来必定不失人臣之位。” 四人回答道:“若蒙千岁提携,那是贵神庇佑,我们怎敢不遵命。” 于是四将便把三千人马改编成官兵,打起西岐的旗号,放火烧了山寨,离开了高山。一路上真是:

杀气冲空人马进,这场异事又来侵。

话说这行人马不止一日,行至中途,忽然看见一位道人骑着老虎迎面而来。众人惊呼:“老虎来了!” 道人说道:“无妨,这老虎是我家养的,不会伤人。麻烦你们通报殷殿下,就说有一位道者求见。” 军士跑到殷洪马前禀报:“启禀千岁,有一位道者要见您。” 殷洪本就是道人出身,便吩咐左右:“停下人马,有请道者相见。” 不一会儿,只见一位道者飘飘然走来,面容白皙,胡须修长,来到营帐拜见殷洪,行了稽首礼。殷洪也以对待师长的礼节回礼。

殷洪问道:“道长高姓?” 道人说:“你师父与我同属一教,都是玉虚门下。” 殷洪赶忙欠身,口称:“师叔。” 二人坐下后,殷洪问:“师叔尊姓大名?今日到此,有何指教?” 道人说:“我乃是申公豹。你如今要去哪里?” 殷洪说:“奉师父之命往西岐,帮助武王伐纣。” 申公豹一脸严肃地说:“岂有此理!纣王是你什么人?” 殷洪说:“是弟子的父亲。” 申公豹大喝一声:“世间哪有儿子帮助外人,反而攻打父亲的道理!” 殷洪说:“纣王无道,天下人都背叛他。如今顺应天命,施行上天的惩罚,上天也一定会顺应此举;就算有孝子贤孙,也无法改变他的罪孽。”

申公豹冷笑道:“你真是个糊涂之人,固执之辈,不懂大义。你是成汤的后代,即便纣王无道,也没有儿子讨伐父亲的道理。况且百年之后,谁来继承王位?你难道不考虑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吗?你听信了什么人的话,做出忤逆灭伦之事,成为天下万世的不肖子孙,还没有像殿下你这么过分的!你如今帮助武王伐纣,倘若有个三长两短,一则祖宗宗庙被他人毁坏,社稷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你日后死了,有何颜面去见你的始祖?”

殷洪被申公豹这番话打动了心思,低下头不说话,沉默良久,才说道:“老师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我已经对师父发过誓,下定决心要帮助武王。” 申公豹问:“你发了什么誓?” 殷洪说:“我发誓说,如果不助武王伐纣,四肢就化为飞灰。” 申公豹笑道:“这不过是随口说说的牙疼咒罢了!世间哪有血肉之躯化为飞灰的道理。你听我的话,改变想法,去讨伐西周,日后必定成就大业,也算是不辜负祖宗宗庙社稷的神灵,也不枉我这片苦心。”

殷洪听了申公豹的话,把赤精子的叮嘱抛到了脑后。申公豹说:“如今西岐有冀州侯苏护正在征伐。你此去与他合兵一处,我再给你请一位高人来,助你成功。” 殷洪说:“苏护的女儿妲己害死了我的母亲,我怎能与仇人之父共事!” 申公豹笑着说:“‘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你要是成就了天下,到时候任凭你怎么报母亲的仇都行,何必急于一时,而错失这个机会呢。” 殷洪欠身谢道:“老师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就这样,申公豹说服了殷洪,然后骑着老虎离开了。正是:

堪恨申公多饶舌,殷洪难免这灾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