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唯有一声叹息。
名震天下的柳大将军的事迹各国皆有传闻,他自腾骥关之战后不到两年间的辉煌战果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而同样的,世人也一直为柳氏全家为玉轸新帝处死而扼腕。
今日能在当年的见证者口中再次聆听到柳大将军的事迹,虽与各地传闻中的略有差异,可听到这个结果还是让第二春秋不忿和不解。
“柳氏全家被囚,军中既然已获知此事,为何不做出应对?当时若是大军挥师南下,兵临腾骥关下,玉轸皇室还敢动柳家分毫?”第二春秋皱眉道。
显然,周骏晟简短的解释并不能让听者满意。
周骏晟目光低垂,似在回忆与柳韶瑾一同北伐北幽的时光,他缓缓摇头道:“‘一心忠于玉轸,不愿行忤逆之事。’这不是空话,大将军一生真是如此的。”
北幽玉轸大战之前,柳韶瑾恪尽职守于腾骥关,护卫剌炀二十年不怠。一朝身负重任,他也是率军卫国、讨敌,从未有半点不臣之心。
其子被构陷僭越,柳韶瑾心中所想不是查明真相,不是辩解对错,而是认罚。
在他的心中,新帝、朝廷不会有错。
于是他深知军中诸将或有不忿,便凭借着自己在军中极大的威望压下军中其他的声音,将部队分散驻守于玉轸各地,既是提防北幽来犯,又是提防军中将领谋逆。
在陈璨率禁军在剌炀城与腾骥关间的郊野处接引时,他还严格约束了手下的军队,任由禁军将领接管了军队。
其后,直至柳韶瑾身陷牢狱,他手下的军队也已翻不起任何浪花了。
所以,后来后世每每谈起柳大将军,有人夸其谋,有人称其勇,有人赞其忠。而赞其忠者却都留下半句余白,此等忠心,真该效仿否?
周骏晟右手握拳捶胸,低声道:“也怪我,怪我身为先锋,却犹豫了,我贪生怕死,更怕自己的冲动毁了柳大将军忠贞的名声,因此不敢领着兄弟们干掉那些禁军威逼剌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