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陈兴凡通过多方打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隔壁镇上找到一位精通此行的七十多岁老师傅,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老师傅名为段大雷,虽已年逾古稀,但却老当益壮,身子骨硬朗得如同钢铁一般。在当年,他可是隔壁镇上龙灯队的中流砥柱,有着二十余载的舞龙灯经验,各种仪式、动作、曲目,皆如探囊取物般信手拈来。
当陈兴凡找到他,并说明来意时,老人那原本浑浊的眼眸,瞬间迸射出一道锐利的精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声音颤抖地说道:“好好好,我本以为,要是再没有人舞龙灯,再过几年,这项古老的技艺就要失传了。
万万没想到,在我活着的时候,还能看到咱们的舞龙灯重现当年的风采。”
本来陈兴凡还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希望能游说段大雷老师傅出山,可还没等他开口,兴奋的段老师傅主动请缨,不顾老伴的极力劝阻,当天就执意和陈兴凡来到前卫村,在养老院住下来,每天指导龙灯队训练。
鼓乐班的人好找,陈渝的堂叔陈兴平作为一个白事道士,自然有固定的团队,精通鼓、锣、钹、唢呐等乐器样样精通,只是不会吹奏舞龙灯时的曲目。
但架不住段大雷老师傅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呀,在他的指导下,鼓乐班很快就掌握了《将军令》《急急风》等舞龙灯曲牌。
陈兴凡对段老师傅的到来简直是如获至宝,生怕有丝毫的怠慢,不仅安排养老院每天以美酒佳肴款待他,而且连他身上的换洗衣服、脚上的鞋袜、洗漱用品等,都事无巨细地全部包揽了下来,只求能让段老师傅全心全意地指导村里的龙灯队。
见前卫村的人是真心地想要将舞龙灯技艺传承下去,段老师傅自然也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天跟着一伙青壮年训练时,每一个动作都认真示范、详细讲解并严格要求要是队员稍有差池,他就会眼睛一瞪、胡子一吹、棍子一点:“怎么搞的,把我教的东西全忘记了?!应该这样做......这样做!”
在他的严格指导下,龙灯队的技艺日益精进,隐约已有几分当年的风采。
用养老院那帮见多识广老头子们的话来说,那就是:“不错,有当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