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余波

配电系统让老哥伤了好久的脑筋,毕竟不是专业玩强电的,不过好歹算是搞定了。电线架在素瓷或者玻璃的绝缘子上,一排排看起来挺壮观,就是有点不安全,橡胶和塑料都没有,只能加强教育了。好在现在电压不高,最高才72伏,毕竟输送距离不远,多半多是直流。

工业化带来的有方便同时也有危险,高速转动的机器部件,不小心碰到就蹭掉一层皮,长头发卷进去就完蛋,所以安全帽、安全章程都必不可少,老哥让小武带着几个少女帮忙画了好多安全教育漫画,干活的人每天上班前看一遍,讲一遍。暂时只能这样了,好多事情必须亲身经历才有深刻体会,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潮差池至80米坑道修了水力升降机 ,12米坑道基本作为工业用。从所城至洞口两条高架轻轨贯通并向大岛山延伸,单根轻轨上运行着人力车,基本是靠重力和惯性驱动,偶尔用脚蹬。轻轨安装了简易的信号系统,就是古早的扬旗,防止撞车。工作原理和以前的自行矿车一样,都是利用坡度差。

15kW船用蒸汽机及起重机完成了,同时开工了船用木质集装箱、轻质球墨铸铁集装箱和人力叉车,这样以后船只装卸货的速度会很快。

山东义军120人、马37匹、骡12头在郯城来投,安置休养后前往海州。

东海所开办了医护50人、海军32人及警察50人的学习班,并从流民中挑选有家可靠少年25人流浪儿6人入统计班由蒙胡武轮班授课。

阿湖铬铁矿提取结果发现品位较低,而且日产矿石仅15kg,直接把民工撤回来和稀土矿一起交由本地村民开挖,由海润行收购矿石。 海润行在海州、墟沟、青口、石榴堡、郯城分店收购各种矿石、石料、粘土、瓷土、农副产品,出售精盐、咸鱼、日用品、工业品,回收散金银、铜钱。海州的一部分没收来的土地和房产也交给海润拍卖或出租,通海提供低息贷款,产权明晰确属被强占者发还五至八成。

通海钱庄发行的金银铜币大受市场欢迎,这种印制精美的货币大多数被人收藏了起来,偶尔见到的铜币在通海是一角兑换10个标准成色的崇祯通宝,到了市场上商贩们能给到十四五个铜钱,成色差的甚至到二十几个,铁钱更是四五十个才能值一角通海币。

银币在通海钱庄规定是一元兑换一两白银,但是在市场上经常可以兑换到一两二三钱。为此出现了一批最早的黄牛,他们每天围在钱庄附近,排队收到银币后,就跑跑到远处去兑换,兑换到的散碎金银又拿回钱庄兑换银币,如此循环往复。这样一来老哥的铸币厂就得到了大量的铸币税,算下来基本上每天都能挣到百十两银子,就是工作量大了不少。按成色折扣收回来的散碎金银经过提纯,马上就漂亮很多,提纯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些杂质,多半是金属,锑、铋最常见,碲和铂系金属也比较多,总之都有用。

铜钱提纯时最多的杂质是铅和锡,还有锌和镉、砷,偶尔会有银和金,比较少见的日本铜钱里经常会有含银的。铂系金属也有,不过含量就低到不值得专门提取。

在金银铜币大受欢迎的同时,通海钱庄推出了自己的自己的银票。银票的起步面额是10元和100元,以后根据情况还会推出更大和更小的面值。就目前看银票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大的。在通海覆盖的范围内,商贩们基本都是用银票而不是携带沉颠颠的金银和铜钱,毕竟银票又安全又方便,还随时可以到通海兑换出真金白银。

没有通海钱庄的地方也有人用银票交易,反正有人认,想换银子都不用自己去,那些专业黄牛收一点手续费就帮忙把银子兑回来了,目前看信誉还不错,还没有发现卷款跑路的。生意人还是比较能承担风险,不担一点点风险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