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说没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这吏部左侍郎不仅是明确的内阁成员,还捏着吏部的用人大权。
虽然说四品以上层官员的任命,吏部只有建议人选的权力,正式任免都要经过御前会议或者小朝会讨论,由皇帝或监国太子殿下决定。
但只说这份建议权,就已经决定了很多高级官员的升迁与否。
除了高级官员,吏部对大多数五六品中层官员,都有着决定性的考核权和任免权。
因此,这个位置的实权可以说仅在首之下,和两位副相不相上下。
但张伟知道,现在不是自己争这个位置的时候。
一方面自己要担任太子詹事府的詹事和教导太子世子的重任。
特别是教导太子世子这一项,现在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前途,还费心费力的苦差事。
但从未来前景来看,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自己对吏部事务完全不熟。
虽说自己去当左侍郎,可能不需要了解具体业务,但自己在吏部一点根基都没有,很容易被人下绊子。
再说了,自己的准盟友洪涛在吏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待了十多年了,就心心念念等待这个位置入阁。
如果自己这个时候跳出来挡了准盟友的路,那么两人可能立马化身成最大的仇敌, 这样张伟在吏部就更加待不住。
再说了,现在官场大家都知道洪涛和自己是一派的。
如果是自己出来抢了洪涛的位置,那么自己的政治声望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将来做起事来可能功半事倍。
张伟看着太子周诚光用探寻的目光问自己,心想太子现在掌握着厂卫机构,他或许对这个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
于是,张伟选择老实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回复太子说:"殿下,如果是臣不想升任这个职位,那肯定的骗人的。
毕竟吏部左侍郎这个职位一升上去,就可以入阁,这可以说是文臣们最终极的梦想了。
不过臣认为从朝廷大局出现,目前最适合担任这个职务的就是吏部右侍郎洪涛了。
洪涛在吏部这么多年,对业务非常熟悉,他现在接掌吏部是最有利于稳定吏部形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