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谦逊的回复道:";下官只是命好罢了,年轻时侥幸就入恩师刘副相的眼,大行皇帝和太子殿下对下官也颇有爱护。
这一路上多亏有贵人们的提拔,才有下官的今天。”
郭义正:";张阁老你的运气的确是好,但你自身能力也强,老夫看过你的履历,你在苏北的确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对苏北的百姓来说,你是一个好官。”
张伟:";下官所做不过是一点不足的小事罢了。
倒是郭副相您在越南施政近十年,大刀阔斧地推行汉化,不遗余力地绞灭越南伪朝的余孽。
这才让越南行省在这几年彻底实现了汉化和内附,单凭这一点,郭富相的功劳就不是下官可以比拟的。”
郭义正:“老夫在越南的所作所为,对我朝廷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是对越南当地的百姓来说,老夫杀了太多的人,也拿了太多的钱,他们肯定心里一直在咒骂老夫。”
张伟:";想要做大事,哪有不付代价的,只要对朝廷好,对我华夏族人好,些许骂名和代价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百年之后,大家都是华夏,谁还记得有越南这个群族?
到时候本地的百姓也都会称呼大人为改造越南的功臣。”
郭义正:";千秋功罪,任人凭说。
老夫可不敢奢望名身后这些东西。
张阁老,你身为礼部尚书,你的看法和那些一味强调仁义的腐儒可是大不相同啊。”
张伟:";下官本来就讨厌这些吃饱了没事做,同情心泛滥的家伙。";
”哈哈哈……
此句当浮一大白,可惜此处没有酒。";
郭义正张伟两个人闲聊之下,居然还有点投机。
两人聊到最后,郭义正:“张阁老,老夫挺欣赏你这个人的。
虽然你我之间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
不过咱们也可以不做敌人的,是吧?”
张伟听了这话,略施一礼道:";当然了,下官也绝不愿意与郭相为敌。”
双方都明白,今天这种闲谈式的承诺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有效。
但是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就和没说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