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年纪最大的是大理寺少卿黄东山,他已经六十岁出头。
年纪最小的顺天府同知杨渥和吏部考功司郎中王阳,都是三十八九的年纪。
黄东山年龄最大,他对张伟再进一步也最为迫切,甚至比张伟本人更着急。
因为只有张伟再进一步,他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即使在被张伟定性为”畅谈友谊”的宴会上,他也忍不住想给张伟出出主意,找一下谷少海的麻烦。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张伟和谷少海处于政治蜜月期,不可能直接和谷少海翻脸去争首相位置。
张伟对黄东山的处境也只能口头安慰。
毕竟现在的大理寺卿刚从少卿位置上升上去没几年。
并且人家年纪比黄东山年轻好几岁,做事又沉稳,没有犯什么大错。
还背靠着副相郭义正,张伟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人弄下去。
黄东山也非常见张伟的态度,他识趣的说:”大人,您放心,下官绝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给您捣乱。
下官能从一个正五品的扬州通判,一路升为现在的大理寺少卿,下官已经心满意足了。";
对于现在正值壮年的杨渥和王阳来说,他们的态度相对就平稳的多。
反正张伟现在这势头肯定是会当上首相的。
到时候他们跟着张伟自然会水涨船高,未来的仕途简直是一片光明。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张伟当好羽翼,执行张伟的命令,然后静待时机。
至于五十多岁的通政副使何再道,他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基本上已经不再可能往上升迁。
张伟把他升迁到这个位置,就是酬谢他之前的功劳,同时让他盯住通政司这个消息灵通衙门。
和在京城这几位大都野心勃勃的想继续升职不同,
苏北来的众人更关注的是朱学海离任布政使之后的苏北格局。
他们当然也想往上再爬一爬,但是更关注的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富贵。
张伟对此只问了一句:";如果朱学海真的调离了布政使的职位,现在的左参政黄宗高和右参政崔胜,你们觉得哪个上去好一点?”
已经马上要花甲的付柏青说:“这位黄参政大人中规中矩,大事小事都听朝廷的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