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星杯评奖

与此同时,文渊书库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

总编辑坐在办公室里,翻看手里的资料。

一会,下午三点,他们将召开讨论会,确定文星杯最终的获奖名单。

文渊书库拥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举办的文星杯也选拔出上百本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可近些年,人们娱乐模式越来越多,像短视频、网络小说,这些导致出版行业的市场份额被大幅挤压。所以,文渊书库如今名气远高于公司实际体量。

再者,现在社会压力大,市场上流行的趋势是,作品为情绪服务,越直接越好。比如短剧常常会打造不切实际的人设,满足受众的幻想,追求流量变现。这没什么好指责的,如今社会压力大,制片方赚钱,受众获得快乐,大家都不寒碜。

小说领域也是如此,非常重视热点情绪,最近什么社会话题火,写什么帮大众发泄情绪,这本书就更容易火。

可他们身为老牌子出版社,要坚守初衷,不能为了满足短期市场潮流,而过度为情绪让步,要在文学、质量与娱乐之间寻找平衡。他们要选的是,至少经得起至少十年时间考验的作品。

可这就带来了销量问题。近几年,两大文学征稿比赛获奖作品的销量越来越不理想。文星杯与文宿杯在大众心里的权威性,也下降了一些。

为了生存,或许要更多考虑市场问题,可又要坚守老牌出版社的初衷,进退两难啊。

去年文星杯出了个《三十年》让境况好转了些,今年……

刚想到这,门口传来敲门声。

“总编,有两位作家、刘教授和市场部的赵经理已经到了。”

“好,我这就过去。”

总编拿上资料,来到会议室。

过了几分钟,评委会众人到齐。

大家开始各抒己见。

文星杯一共有六个获奖名额,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