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说了,容我缓一缓。
这些人,必须死。”赵恒咬牙切齿。
他和寇准都是听到这里都有些听不下去了,真需要缓一缓。
刘娥就不具体举例子了,真把士大夫拖大宋后腿的那些例子一一说出来,她都气够呛。
“不能只是杀了他们就够的。
杀了名单上这些人,只是治标不治本。
应该根治的,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能踩在皇帝头上做决定,能主张把打下来的地还回去,能决定在攻入他国都城的时候让宋军撤军,就是因为他们地位太高了。
他们的地位已经高到能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地步了。
他们的地位,就是殿下您给的。
历史上殿下您放权给士大夫后,皇权日渐衰微,从您曾孙赵顼那一代开始,就在努力回收皇权。
可是都做不到。
因为士大夫的根在朝堂上已经扎得非常深了。
以至于后世的人一提到大宋的皇帝,都会说全是废物。
对这点,您曾孙赵顼和您曾孙的儿子赵煦真的冤枉。
这对父子真不是废物。
赵顼一直很努力在变法强国。
我说的那个司马光是他提拔的,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士大夫团体庞大,尤其是守旧派士大夫,朝堂基本都是他们把控,守旧派没有司马光,也会有别人。
在受制于守旧派士大夫,必须给守旧派士大夫在朝堂上的位置的时候,爱民如子,从不贪污腐败的司马光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刘娥不得不和赵恒和寇准说神宗一朝的朝堂。
宋神宗赵顼在位的时候,大宋已经弊端重重了,必须变法才能强国。
赵顼登基之初就开始着力回收皇权,着力强国,他很努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努力富国强兵。
结果王安石变法一路困难重重,阻碍重重,反对声响如雷声。
哪怕大宋靠着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开疆拓土,对外战事节节胜利,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可反对声依旧甚嚣尘上,变法却推行得非常困难。
反对的群体,人数最多的,不是朝廷官员,不是豪族富户,而是普通老百姓。
王安石变法理想是好的,可惜王安石太理想化了,大宋没有足够清明的官僚系统去推行这个本该利国利民的变法。
很多贪官通过变法为自己谋利,变法的结果是利国了,却没有利民,普通老百姓却被贪官通过变法条例层层盘剥。
许多原本让利于民的举措,成了贪官吸老百姓血的工具。
刘娥看完史书后,第一反应就是觉得王安石需要和张居正先学一下。
张居正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整顿吏治,第二步才开始实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