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李氏退下,老夫人便招了薛泠过去:“泠儿最近这般忙,那药房的事情,这般多?”
“是啊,外祖母。”
“若你忙不过来,便跟你大舅舅说。”
薛泠点着头:“泠儿知道的。”
“瑶姐儿的事情,你小舅母记着你的情,她说想给你送些好东西,回头你回去见了,便收着吧,莫要推拒了。”
“好,泠儿听外祖母的。”
薛泠过来时天色不早了,便陪着外祖母用了晚膳才回去。
果不其然,刚回到院子,便听到丫鬟说小舅母派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薛泠让碧月拿上来,她打开瞧了瞧,竟是五千两银票。
薛泠一怔,明白过来后,她不禁失笑,“收着吧。”
她的小舅母啊,想来是以为她缺钱了,便直接送钱过来了。
薛泠其实不缺钱,虽说如今花了近四千两银子,但她手上有近四万两,这也不过是十中之一,她并不缺钱。
但外祖母说得不错,小舅母一番心意,她便不推拒了。
又过了几日,便到了薛泠药房开张那日。
女子从商,到底是不易,薛泠并未出面,只让元青出面。
开张那日,薛泠带着瑶姐儿她们去附近的茶馆坐着。
开张第一日,药房里面的药材折阅,店内的药草第一日五折起,第二日六折起,第三日七折起。
短短三日,瑞草堂的名声便打出去了。
进去买过药的普通百姓皆知,店里面的药材分品级,若是品相差些的,一剂药价钱竟比城中其他药房的要便宜上三文钱。
普通伤寒,少说也需得三五剂药,这一场病下来,便能省个十到十五文,这对贫苦人家而言,实在大惠啊!
不过短短半月,瑞草堂在城中百姓中口口相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薛泠看着桌子上的开业礼,有种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她打开那箱子,里头除了一支百年人参外,还有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