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元春婚书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的这封“婚书”,贾府认么?要知道以贾家的权势,若是不认,我也没办法。”

朱雄英对眼前老者的身份已经猜的差不多了,至于会不会认,只会抢着认,更何况,有婚书在手,那个敢不认一个真人的婚约,但是不妨他试试眼前老人对贾家的掌控力。

老者也很豪气,摸着胡子自信的说道:

“若是这婚书贾家不认,自然就算你小子履行约定,你可满意?”

朱雄英满意是满意,可这“婚书”现在烫手,以红楼女子的身份来讲,只有两人在他这能当正妻,一个是林黛玉,第二个就是贾元春!

至于薛宝钗,说到底是个商贾,身份不够,在古代,男子低娶,女子高嫁,也就是说,最好的也不会太好,跨越不了阶级,按原着来说,嫁给宝玉已经是她能嫁的最好的了。

秦可卿之父是五品,可惜年纪太大,也没什么背后势力,还是个工部的官,门当户对之中也不是很好选。

朱雄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不敢瞒您老人家,看来东西我是拿不了了,我与师父师娘的女儿,青梅竹马,所以我已有妻子的人选。”

老者也没动怒,还有心情调侃他。

“那给你小子做妾你干不干?”

朱雄英闻言,翻了个白眼,让元春做妾,他活腻了吗?不说贾家,就是师娘就不会饶了他,更何况,现在的贾家政治力量并不弱,这跟捅马蜂窝有啥区别!

“您老也算对我清楚的很,我却一点不知道您的,不如,您出个主意?”朱雄英也怕这老家伙,一肚子坏水,老算计他。

老家伙换了个语气,在朱雄英看来,气势非凡!

“不管将来贾家如何,现在贾家还是不可辱的,这孩子最少是个平妻,不然你不好交代。”

通常来说,三妻分别是正妻、偏妻,和下妻,也可以理解为一位正妻和两位平妻。

古时候最好的结盟方式就是联姻,但总有一些家族人丁稀少,但是联姻的女方势力太大,又不可能把正妻赶下去,所以三妻应运而生。

但三妻最早出自春秋齐国,汉代汉武帝刘彻,一定程度上影响“三妻的概念”,在使用上很严格,如西晋贾充,情况特殊。

到了唐朝中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暴发户土财主开始在外面蓄养,实际上就是“并嫡之风”,当时没有平妻的称谓。

“并嫡之风“到了明朝,才有了平妻的称谓,同样随着民间纳娶平妻盛行,官府默许了民间这种行为存在,当然这个世界没有明朝,但也出现平妻称谓。

但在本朝,太祖对此情形重新做了规定,在男子身份上加以限制,真人以下不得考虑平妻,违者重罚,以保全多方利益,严禁民间行此风。

但出乎太祖意料的是,能到真人境的岁数偏大,很多孩子都出嫁了,早已经没有俗世的欲望,到了这个层次,也不需要联姻,一直到此,也没有一个真人娶三妻。

有些史学家认为,三妻不是指,只有三个人,而是表示数量的概念。

至于兼祧制度就更有意思了,大宗子兼祧小宗,清朝特别爱用的一种制度,清朝皇帝也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的这封“婚书”,贾府认么?要知道以贾家的权势,若是不认,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