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则消息,传遍大庆各地,远在金陵的三皇子,自立为皇。
三皇子拿出太上皇的圣旨,言其皇位,是受太上皇传位,此消息已经得到金陵全部大臣的认可。
神京的李煜,同样发出一道圣旨,斥责三皇子无君无父,欺君罔上,是乱臣贼子,公然造反,后面又撰写一堆怒骂三皇子的话。
大庆的百姓,纷纷怒骂三皇子,在他们眼中,太上皇和三皇子都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自然而然的怒骂三皇子。
也有一部分百姓,帮着三皇子说话,称其皇位,是受他爷爷传位而得,又得到金陵全臣的肯定,在正统上,要高于皇上。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然这是百姓的看法,相比较下面的议论纷纷,上层官僚世家则是集体失言。
对他们来说,正义?道理?谁对谁错,那重要吗?谁胜谁对才是真理,正义不一定获胜,但是获胜的一定正义。
他们都在观望,胜者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戴,在此之前,他们不会下注。
神京京营有三十万兵马,金陵京营同样有三十万兵马,两方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此次内战,九边重镇都没有参与,两方也默契的没有强行下旨。
李煜命神京总兵官为帅,分兵二路,北路军,从神京出发,经齐鲁南下,沿着大运河继续南下,到达彭城,此地有神京十八万大军。
西路军,十二万大军,从神京出发,向扬州进发,利用平原,快速行军,占领开封等地,确保大军的后路和粮草补给。
三皇子的态度和行军都很稳健,见招拆招,同样派出相同的人数进行对抗,甚至更多的以防御为主。
他的策略很简单,他掌握的富庶之地,不管是钱粮,还是其他,都占据优势,打得时间越长,拖的越久,对他越有利。
毕竟李煜的财富,所掌握的地区税收,能有多少钱粮,都不算是秘密,打平局,对于李煜而言就是输,对于三皇子一方就是赢。
这一点,不仅李煜清楚,三皇子也清楚,世家朝臣也知道。
朱雄英通过总兵官的密信得知,李煜私自召见他,给出的命令,则是不择手段的战胜三皇子,因此,总兵官想求朱雄英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