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诏令平息了国内矛盾,彻底让那群折腾的男人闭嘴。
虽然也有女子反对,但声音不大。
毕竟没有触碰核心利益。
而且皇太女制定的是女男分隔教学,也表示男人接触的教学和女人不一样。
各府都有庶男,谁不想送他们去上学,博一个才学的名声...然后嫁更高的府邸!
筒子不明所以:
【不是说好要断了他的逆袭路,为什么还同意让他读书?】
时夏摩挲手里的佛珠:
[当然要同意,大棒要给,大枣也得给。]
维护元起国千年传统本就不是杀一个东盼女能解决的事。
这是一种思想泯灭。
她必须做到潜移默化平息男人的愤怒,让他们看到希望。
给他们成功的自豪,再分裂他们内部的思想,让他们为了所谓的希望去厮杀,互相疯踩。
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男人入学开始进行。
许多朝臣为了表示对太女的支持,纷纷送自家庶男嫡男进入太学的男德班。
“咱们元起国数千年,哪个男人不顾家?也就你们幸运,赶上了好时候。我们那时候,哪有你这个条件啊!”
“儿啊,记得打扮好看点,多和贵女们说说话,万一咱能撞大运呢?”
“你可一定要争第一,给为爹争气。爹有面子了,你娘才会多来我房中看看我。”
......
霎那间,全国上下的嘴都堵住了。
红楼妓子和贩夫走卒不是吵着说男人没有读书权吗?
好,现在有了!
什么,你说你们还是没学上?
不好意思,怪你没投个好胎。
于是底层的男人开始把怨恨对准官宦世家的男人们。
后知后觉当了冲锋枪,结果只惠及上层人。
一场团结的反对运动瞬间四分五裂。
最近大臣们呈给女帝的奏折都薄了一半。
女帝见女儿如此争气,欣慰道:
“吾女聪慧,可当大任!”
侍郎府。
周姨爹哭到眼瞎,手里还拿着给主君娘子缝制的肚兜。
一针一线,日夜不停,眼圈都熬红了,白天看东西也总是模糊。
“盼女啊,咱别闹了行吗?你都有书读了,还闹个啥?安安心心去上男德班不好吗?”
东盼女趴在床上,屁股还敷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