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叹了口气,举手道:“老师,我可以上来讲一下我的想法吗?”刘老师点点道:“上来吧。”
见陈然走上了讲台,原本吵杂的同学瞬间不做声了,陈然环顾着每个同学的表情,笑了笑道:“我上来是要分享一下这个帮扶项目的一些管理想法的,大家有意见可以随时提出来。”
陈然的讲话很简单,其实主要是回应了这个项目运行的几个难点,第一,怎么样算是能获得这个项目帮扶的学生,陈然的想法是,只要这个学生在做他们Z中同等学力的期末考试卷能获得总分超过当时培英班平均总分,而且这个学生提出因故退学的可以视为满足帮扶条件。
第二,本项目的帮扶覆盖什么范围,不属于贫困补助范畴的学生只要满足帮扶条件的,会按照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同等的生活补助。
第三,帮扶的退出机制,只要成为本项目的被帮扶对象则需要每年参加一次Z中同等学力的期末考试试卷,并且满足总分超过当时培英班平均总分,不满足的就视为不满足条件了。同理,如果被帮扶对象家庭环境改善或者已经脱离初中阶段的,也将自动退出本项目的帮扶工作。
培英班的同学听了之后都陷入了沉默,陈然心想,其实实际执行中还牵涉到怎么给这些学生判卷、杜绝泄题的监督和发放帮扶的形式问题,但是基础的框架就一条,如果这个学生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做同一套卷子总分居然能超过培英班平均分的,陈然负责任的说,这个学生,绝对有成为天才的资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Z中的卷子本来就难,而培英班的学生几乎是整个市里最掐尖的那一小撮学生组成的团体,就算是培英班中等成绩的学生去到G市普通学校,都能是前三名的存在。而相反在贫困落后地方的学生,成绩居然能比肩培英班,陈然认为这已经很能说明这位学生有多么优秀了。
陈然看了台下同学的表情,笑笑道:“各位同学,我们是培英班的学生,我想我们有资格,有能力代表我们这个年龄层的同龄人,去跨越山海、去越过那些冷冰冰的制度向那些其实跟我们一样优秀的人伸出援手。Z中每年都有培英班,我们去年的课室里已经坐着跟我们一样的培英班,每年都有培英班,每年都有优秀的人撑起这个名字。培英不是属于我们的,是属于优秀的人的称号。”
陈然收起脸上的笑容,直勾勾地看着台下每一位同学,眼神冷漠但有力量,道:“上周末我们看到的校友,他们还能清晰地说出来自己是哪一届的,什么时候毕业的学生,我相信他们跟我们一样也为成为这个学校的一份子而感到光荣。但是,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跨出去这个第一步,我们这届培英班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记录,因为这个帮扶,我们将培英班的标准告诉了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向更远的未来发出了挑战,帮助将成为我们特殊的培英班。
各位,记住这一刻,这一刻之后我们将成不是某某届的培英班,而是永远以这个项目而命名,永远成为这个从无到有第一步的培英班,我们能在多年之后参加校庆跟那些学生们说起这一刻,这一刻,注定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值得被记得。”说完,陈然转身下台,没有谢谢大家,也没有自我圆场的收尾。
直到陈然坐回到位置,班里才零零碎碎又接连成片地响起来掌声,陈然悄悄地松一口气,抬头就看到自己同桌张欣雨一脸激动但又古怪地盯着自己,边拍掌边小声说道:“吓人,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