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内心多少还是保有一些怀疑。
但现在,余国都灭了。
这就是这篇公文是否有用的最有力的证明。
她就算想怪裴决先斩后奏,也没有理由了。
退一万步说,这奸相干的先斩后奏的事情,还少了吗?
这么一想,女帝可悲地发现,自己甚至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事。
“所以,你的意思是,只要这样,就能改变北周的兵力低迷?”
裴决却摇摇头。
“臣刚才说了,此为其一。”
“军功制,的确有激励的作用,也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士气低迷的现状。”
“但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北周的战力,那就还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
早就已经坐直身体的女帝,下意识追问道。
“什么问题?”
“北周现有的兵制问题。”
看到女帝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裴决淡定道。
“兵制?”
这一下,女帝是真猜不到,裴决究竟打算说什么了。
“北周如今的兵制有什么问题吗?”
女帝疑惑的问道。
“北周如今实行的兵制,是府兵制。”
“此兵制最大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
“而当战时,才会从军打仗。”
裴决缓缓道。
“北周毕竟是小国,人口数量,远不如大乾,大陈,景国那些大国。”
“实行府兵制,是北周最好的选择。”
女帝辩解道。
裴决却再一次摇摇头。
“陛下此言差矣,论疆域,论人口,余国与北周不相上下。”
“可余国实行的,却是征兵制。”
“陛下以为,余国军风悍勇,是从何而来。”
“一个整日扛着锄头的士兵,出征时,心里惦记的,却是家中还没翻的土地。”
“这样又如何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力?”
见女帝沉默,裴决又继续补充道。
“之前北周之所以能够抵挡住余国的多次进攻,便是因为边境战事频频。”
“让这些士兵,在生死之间,经受住了艰辛和考验。”
“如今边境之危已经解除,若是让他们解甲归田,不出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