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入狱

太学大门两侧,石狮雄踞,门楣之上,金色匾额高悬,“太学”二字苍劲有力,一座座讲堂错落有致,青砖黑瓦。

讲堂内,整齐排列的课案上,显得格外明亮,年幼的学子们身着统一的儒袍,抬头挺胸,目光炯炯,等待着提问。

欧阳政在课案绕了一圈后,随即点名问道:,尚书之中盘庚迁都,何为古我先王”“恪谨天命。

被点名的学子,声音清朗如玉:“回讲师,盘庚迁都,古我先王之举,意在恪谨天命,避灾趋吉,以求社稷安稳,百姓安宁。此乃先王深谋远虑,顺应天时之举,后世子孙当铭记于心。”言罢,双手作揖。

欧阳政微微点头,对于这个答案算是中规中矩吧,看向旁边的王寰。

回讲师,商国经历九世之乱,国家早已满目疮痍,商王所以提出,古我先王”“恪谨天命,无非是为了将迁都之事显得名正言顺,安抚百姓,对贵族们进行打压,并且引用了,人惟求旧;器非求旧之语,鼓励臣子和自己团结一心,同甘共苦,才有后商国中兴,王寰起身,缓缓的说道:,

欧阳政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目光在王寰身上停留了片刻,有如此之多的见解。

讲堂内,其他学子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王寰的回答如同一股清流,让整个讲堂都为之一振。

欧阳政继续问道:“《尚书》有云,‘德不广化,则民不服。’试析盘庚迁都前后,其德政如何体现,又何以服民?”

王寰略一思索答道:“内乱频仍,百姓疲于奔命,德政不显。盘庚先以诚意告天,再以决心示民,迁都之举虽艰,却意在长远,迁都之后,身体力行,勤勉治国,民见其诚,感其恩,故迁都之事得以顺利进行,国家亦渐趋安定。盘庚以德服民。

欧阳政赞道:“好!非常好!你的见解不仅深刻,而且条理清晰,令人信服,新都侯果然教育有方。”

讲堂内,掌声雷动,学子们十分的羡慕,欧阳讲师出了名的挑剔,若是能得到他的赏识,日后定能前途无量啊,王寰成为了众多学子仰慕的对象。

太学门口夕阳余晖洒落,学子们纷纷放学回家,欧阳政看着王寰的背影,这个孩子定要倾囊相授,让这棵好苗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