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开展模因试验,怀璧其罪

“另外,申请暂缓对其他地区应对方案的制定,等模因测试结果出来,再重新讨论制定”

叮咚!

老张说完,挂断了电话。

然后没一分钟,手机的保密邮箱就收到了一封邮件。

陈易发过来的邮件,是试验场的参数要求。

老张打开邮件,看了看前面全光谱可调的灯具,全物理隔绝操控网络的仪器要求,然后就看向后半部分的防范要求。

除了人员不直接观测,只通过偏光摄像头,还有非全光谱显示器的全密封系统进行间接观测,使用机器人进行遥控检测等操作层面的防范手段。

其他一些酸碱,高温,燃烧,负压环境等常规防护手段。

最后,还有一个磁约束+超大型微波发生器阵列,煮一锅等离子体浓汤的装置要求

鹏海基地。

把试验场的要求发给老张,陈易就没管了。

“接下来的重心,就是火星重启计划。”

“这个除了千亿吨当量级中微子攻击大炮,还需要高精度,可以检测地核深处的探测器,摸清楚火星地底和地核情况,为重启提供数据支撑。”

“然后是玄女的硬件升级。”

“无论是提高细胞修复机器人的产能,还是接下来重启火星地核,建造千万级太空强子对撞机。”

“这些大工程需要的运算性能,现在的超算中心都无法满足。”

陈易用笔写下接下来的计划重点。

看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先把地核探测器先搞定。

再搞定玄女升级需要的量子计算机,或者光子计算机。

毕竟收集火星的数据需要时间。

而且这个阶段对运算性能要求不高。

先把探测器造出来,送去火星轨道。

探测收集数据的时候,再对玄女的性能进行升级,这样的效率就是最大化。

“又要忙了。”

“想要带一个文明进入太空,就是多事情。”

“等这次事情搞定,一定要好好休个假。”

陈易感叹一声。

过去二楼自己的工作区,开始设计火星地核探测器的方案。

想要探测到一个星球地核的情况,单凭现在的技术,肯定是不行。

别看现在的报道,说某某星球是什么铁镍,岩质,岩冰等等核心,但这些结果,都是通过光谱和同位素放射痕迹推测的结果。

实际星球的核心,到底长什么样,具体的元素成分又是什么。

这在科技界和天文圈,还是一个无法确定的结果。

现实的探测器,无论是电磁波,还是激光,都无法穿透厚重的地壳,直达地核。

矿探的回波探测,探测波最多深入地下几十公里,之后就是一片盲区。

而几十公里,对于一个直径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行星来说,不亚于看皮肤病。

“中微子探测。”

“想要查明火星地核的情况,同时做到实时跟踪,提供实时的数据帮助完成地核激活的任务,只有借助中微子探测。”

陈易定下火星地核探测器的核心技术。

想要穿透厚厚的地壳,地幔,精准确定地核的情况,翼飞现阶段的科技,只有中微子能够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