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林会长分别后,凌天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想起曾听闻通云国东部的波月城,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且独特的千灯会,那璀璨的灯火与热闹的场景,或许能让他暂时忘却老医师凌影离世的悲痛。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今距离千灯会举办还有两个月,而风涛城与波月城虽有不短的距离,但乘坐马车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恰好能够赶上。
想到这儿,凌天不再犹豫,抬手拦停了一辆路过的马车。他从怀中掏出一袋银子,递到车夫面前,说道:“师傅,这袋银子给您,这辆马车我包下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就麻烦您辛苦辛苦,把我送到波月城。”
车夫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分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点头哈腰道:“公子放心!咱这赶车的技术那是一等一的好,保管按时把您平平安安送到波月城!”
凌天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随后登上马车。随着马车缓缓启动,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响,他知道,这一趟旅程,既是奔赴一场盛会,也是他治愈内心伤痛的漫长征途。
马车在蜿蜒的道路上继续摇摇晃晃地前行,车窗外的景色如一幅幅画卷般不断切换。几日的奔波,让凌天与车夫之间熟络了许多,两人时常闲聊,以打发旅途的枯燥。
这日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打在车篷上砰砰作响。车夫赶忙拉紧缰绳,大声喊道:“公子,这雨来势汹汹,咱们得找个地方避一避!” 凌天透过车窗望去,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山神庙,便指着那方向说道:“师傅,去那儿!”
两人匆忙将马车赶到山神庙前,拴好马匹后,躲进了庙里。庙内蛛网横生,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但好歹能遮风挡雨。凌天从马车上取下干粮,与车夫分食起来。
正吃着,突然听到一阵细微的呻吟声从庙的角落传来。凌天警惕地站起身,循声而去。在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面色苍白的老人,老人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药箱,看起来像是个行医之人。
凌天赶忙蹲下,为老人把脉,发现老人是因淋雨受了风寒,又加上饥饿,身体十分虚弱。他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些疗伤的丹药,喂老人服下,又将剩下的干粮递给老人。老人缓了缓神,感激地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我本是个四处行医的郎中,没想到在此遭遇变故。”
凌天与老人交谈起来,得知老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和风土人情十分了解。老人听闻凌天要去波月城参加千灯会,便兴致勃勃地讲起千灯会的由来和一些鲜为人知的习俗。原来,千灯会不仅是为了祈福许愿,还有一个传说,若在千灯会上能找到与自己手中花灯样式完全相同的人,两人便会有一段奇妙的缘分。
雨渐渐停歇,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凌天和车夫告别老人,重新踏上旅途。接下来的日子里,马车时而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中,时而沿着清澈的溪流前行。凌天在马车上,时而闭目修炼,稳固自己的修为;时而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随着距离波月城越来越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热闹的气息。沿途,他们遇到了许多同样前往波月城的队伍,有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小姐,也有朴实憨厚的平民百姓。大家都怀揣着对千灯会的期待,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马车缓缓驶到了波月城的城门口。高大巍峨的城门矗立眼前,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凌天与车夫告别后,踏入了这座充满热闹的城市,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千灯会,也期待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能发生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
波月城的清晨,晨曦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石板路上。凌天怀揣着对这座城的好奇,迈出了客栈大门。
街道上早已热闹非凡,吆喝声、欢笑声交织一片。街边摊位琳琅满目,有精巧的手工艺品、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特色小吃。凌天漫步其中,被一个卖面具的摊位吸引。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具,有威风凛凛的神兽、憨态可掬的动物,还有神秘莫测的鬼怪形象。他拿起一个狐狸面具,面具上的眼睛灵动逼真,仿佛下一秒就会活过来。摊主是个热情的大叔,笑着介绍道:“公子好眼光,这面具可是咱波月城的手艺,千灯会上戴着它,保准您与众不同。” 凌天微微一笑,付了钱,将面具收进怀中。
继续前行,一阵悠扬的丝竹声传来。他顺着声音寻去,只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前围满了人。楼阁上,几位身着华服的女子正弹奏着乐器,乐声婉转,如泣如诉。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这是城中大户人家为千灯会提前举办的表演。凌天站在人群中,静静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