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比武招亲

那店小二却讨好地笑道:“这可是轰动我们这一带的一桩大事,我看公子这等尊容、这等人材,倘若武功高强,真可以试试这段姻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美事,万万不可错过!常言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那公子道:“小二!你可知这事原由?请细细道来!”说着在桌上放了一锭银子。那店小二脸上放光,便就桌旁椅子坐下,讲出一番话来。

原来这镇西头有一个徐家庄,庄主姓徐,字安雄,早年也是位江湖豪客。他以一柄赤炼剑名震江湖。到晚年便金盆洗手,带着万贯家财,在这镇西建了徐家庄归隐。

这庄主徐安雄膝下有一独生爱女,因为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正是他一切事业都处在巅峰的时刻。因此徐庄主与夫人对女儿不仅极尽宠爱,更是一如既往地呵护珍爱。

这徐姑娘字佩瑶,今年二八芬华,生得是花容月貌。听说她的一颦一笑,均具勾魂摄魄的天姿国色,是个绝世罕睹的美人儿。

再说这徐庄主不但在武功上培养于她,在文化教育,德行教育也是一刻也不放松的。经过多年的培养,使她练就了一身软硬轻功,超群拔俗。她不但武功超群,更是一位才女。才学也是一等一的好,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会作诗写词,吟诗作对,才华斐然不输男子。

小主,

她除了擅长舞文弄墨,时常以文会友,交了许多当时小有名气的才女,完全可以说她确确实实当得起“才女”这个殊荣。

当然,徐庄主也是个正直的人,即使再疼爱女儿,也不会胡乱地溺爱。这也导致了身为庄主掌上明珠的徐姑娘,除了高尚的德行之外,言谈举止并知书达理。即使面对平民也从不会以身份背景来区别对待,而且都是一视同仁。

徐姑娘那如花似玉的美貌,婀娜多姿的身材,在这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几乎所有的男子都为而她疯狂。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到了一定年龄,总是要出阁的。徐姑娘很快就到了议亲的年纪,徐庄主难免要为她的婚姻大事烦忧。城中但凡是有适龄男丁的富贵家庭都会前来提亲,排队的媒婆几乎踏破了徐家的门槛。

在当地,这男婚女嫁自有一套规矩。所谓“门当户对”,讲究的便是两个家庭的背景、财力和地位都要旗鼓相当,否则便会变成“低娶”或“高嫁”。

不光如此,结婚还要三书六礼、纳采问名请期,种种礼仪走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也要耗费一年半载的时光。

这样的结婚不仅繁琐,规矩极多,而且男方要娶谁,女方要嫁谁,全部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在婚姻大事上,是没有任何做主的权力。

所以为人父母,徐庄主自然要为自己的宝贝女儿相看夫婿、选择夫婿。但是这位徐家千金知道这个消息,当即对这种‘包办婚姻’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她并不是寻常追求相夫教子的女子,在饱读诗书的她看来,另一半必须与她思想契合,而且要武功文采都不能输她。否则,就算是达官贵人自来求娶,她也是不愿意嫁的。

由此这徐姑娘就曾对父母说过:“我未来的如意郎君,若不能和我有共同语言,我是说什么也不愿嫁给他的。若是我找不到自己的意中情郎,那就让我在家里陪着父母一辈子孤独到老吧。”

不久之后,徐姑娘又告诉父母,可以试试用比武比文招亲的办法,她想要通过这个方式,找出一个能与自己一同共读诗书,共同行侠仗义的如意郎君。

既然女儿已经信誓旦旦地在自己面前许下了诺言,那父亲也只得按照女儿的要求继续找下去。父母虽也觉得这种招亲方法过于张扬,但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当下便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