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晨露还挂在芭蕉叶上,贾宝玉就一蹦三跳地往贾母的荣庆堂跑。他穿着件石青色箭袖,领口绣着缠枝莲纹,乌黑的头发用一根碧玉簪绾着,跑起来时,簪子上的流苏晃悠着,像只振翅的蝶。
“老祖宗!老祖宗!”他冲进正厅时,贾母正坐在铺着软垫的楠木椅上,看着丫鬟们摆弄新得的秋菊。见宝玉进来,贾母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猴儿,这早晚才起,昨儿不是说要给你林妹妹请安吗?”
宝玉这才注意到,贾母身边的梨花木凳上,坐着个穿月白绫袄的姑娘。她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裙角,露出一段纤细的脖颈,像雨后新抽的藕。听见脚步声,她缓缓抬头——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脸色是淡淡的苍白,像上好的宣纸上晕了一点浅墨。
“这是……”宝玉愣住了,手里的折扇“啪嗒”掉在地上,“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贾母笑骂:“又说胡话,你打小在这府里长大,何曾见过你林妹妹?”
“我就是见过!”宝玉蹲下去捡扇子,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黛玉,“虽说记不清在哪儿见的,但见了妹妹,就觉得心里头亲,像是认识了好些年。”
黛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她刚到荣国府不过两日,还没习惯这样直白的打量,尤其是这少年的眼神,亮得像星星,带着一股热辣辣的劲儿,让她脸颊发烫。
“妹妹叫什么名字?”宝玉挨着她坐下,椅子上的锦垫被他一坐,弹起好些细尘。
“林黛玉。”她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黛玉,黛玉……”宝玉念着这个名字,忽然拍手,“好名字!比那些‘春’啊‘红’啊的好听多了!妹妹可有表字?”
“无字。”
“我给妹妹取一个吧!”宝玉眼睛一亮,“《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妹妹眉尖若蹙,不如叫‘颦颦’如何?”
贾母笑道:“这孩子,就你主意多。”
正说着,宝玉忽然注意到黛玉的手腕上空空的,不像府里其他姐妹,不是戴着手镯就是串着珠子。他猛地想起什么,一把扯下自己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举到黛玉面前:“妹妹有这个吗?”
那玉是鹅蛋大小的莹白,上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用红绳系着,看着温润通透。黛玉摇摇头:“我没有。”
“没有?”宝玉像被针扎了似的,眼睛瞪得溜圆,“怎么会没有?这么好的妹妹,怎么能没有玉?”他忽然把玉往地上一摔,“既然妹妹没有,我这玉留着也没用!”
“啪”的一声,玉砸在青石板上,弹起老高,幸好没摔碎。贾母吓得赶紧让人捡起来:“孽障!你疯了不成?这玉是你的命根子!”
王夫人也过来数落:“宝二爷,怎可为这点事就摔玉?仔细吓着你林妹妹!”
黛玉站在一旁,脸色白得像纸。她没想到自己一句“没有”,竟引得他发这么大的脾气。看着宝玉被众人围着数落,她心里又慌又悔,眼圈慢慢红了——在这府里,她终究是个外人,连一句话都能惹出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