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我没有!我没有不听话!是他们……是他们……”
他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壮汉打断了:“哼,还敢顶嘴!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阿楚看不下去了,刚想上前,却被晏辰拉住了。
“等等,”晏辰低声道,“这个场景,有点眼熟。”
阿楚疑惑地看着他。
晏辰道:“你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吗?虽然那个故事被排除了,但这个小男孩的处境,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故事——《鞭打芦花》。”
“《鞭打芦花》?”阿楚想了想,“哦,我记起来了!就是说闵子骞小时候受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里塞的是芦花,后来他父亲发现了,要休掉后母,闵子骞还替后母求情的故事。”
晏辰点点头:“没错,你看这个小男孩穿的衣服,虽然破烂,但看起来很蓬松,很可能里面塞的就是芦花。”
阿楚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那我们要不要帮他?”阿楚问道。
晏辰道:“先看看情况再说,别又像刚才那样,好心办坏事。”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看到小男孩,脸色一沉:“孽障!还在这里丢人现眼!跟我回去!”
小男孩看到这个男人,吓得浑身发抖,却还是倔强地站在原地:“我不回去!回去你又要打我!”
男人怒道:“反了!反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他说着,就从路边捡起一根树枝,朝小男孩打去。
“不要!”阿楚忍不住喊了一声,冲了过去,挡在了小男孩面前。
男人没想到会突然冒出一个人,愣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楚瞪着他:“你怎么能这么打孩子?他还这么小!”
男人怒道:“这是我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赶紧让开!”
晏辰也走了过来,平静地说道:“不管是不是你家的事,动手打人总是不对的。”
周围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是啊,就算是自家孩子,也不能这么打啊。”
“这两个外乡人说得对。”
男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还是放下了树枝:“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阿楚刚想说话,小男孩却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姐姐,谢谢你,我跟他回去。”
阿楚看着小男孩眼里的恐惧和无奈,心里很不是滋味。
晏辰对男人说:“我们只是路过的旅人,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如果你有什么难处,或许我们可以帮你。”
男人冷哼一声:“我家的难处,你们帮不了。”
说完,他拉着小男孩就走。
小男孩回头看了阿楚和晏辰一眼,眼神复杂。
阿楚看着他们的背影,叹了口气:“看来我们又没能改变什么。”
晏辰道:“至少我们让他少挨了一顿打,也算有点收获。”
“但愿吧,”阿楚道,“你说那个男人真的是他父亲吗?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晏辰道:“不管是不是,这个小男孩的处境都很危险。我们得想办法再帮帮他。”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二位请留步。”
阿楚和晏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正站在他们身后。
那年轻人拱手道:“在下孔丘,字仲尼。刚才见二位义举,心生敬佩,不知二位高姓大名?”
阿楚和晏辰都惊呆了。
孔丘?
这不是孔子吗?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阿楚反应过来,连忙拱手(虽然动作不太标准):“在下阿楚,这位是晏辰。久仰孔先生大名!”
晏辰也跟着拱手:“孔先生客气了。”
孔子笑了笑:“二位不必多礼。看二位打扮,不像是本地人,不知从何处而来?”
阿楚刚想回答,突然意识到不能暴露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赶紧说:“我们……我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四处游历。”
孔子点点头:“原来如此。方才二位为那孩童出头,实属难得。只是此地民风彪悍,二位行事还需谨慎。”
阿楚道:“多谢孔先生提醒。只是那孩子实在可怜,我们想帮帮他,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孔子叹了口气:“那孩子名叫闵损,字子骞。他父亲闵世恭是个屠夫,性情暴躁。他的生母早逝,后母对他十分刻薄。唉,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果然是《鞭打芦花》的故事!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阿楚问道。
孔子道:“如今之计,只能先找到机会,让闵世恭知道他后妻的所作所为。只是闵世恭对他后妻十分信任,恐怕不易。”
晏辰道:“孔先生可有良策?”
孔子沉吟片刻:“再过几日,便是腊祭。到时候闵家会举行家宴,或许我们可以趁此机会……”
他话没说完,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正朝着这边赶来,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气势汹汹。
孔子的脸色微微一变:“是县里的县尉,他来这里做什么?”
阿楚和晏辰也紧张起来,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
县尉的人马很快到了近前,他勒住马,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孔子身上。
“孔丘,”县尉冷冷地说道,“有人告你蛊惑民心,跟我回县衙一趟!”
孔子一愣:“县尉大人,此言差矣!我何时蛊惑民心了?”
县尉道:“休要狡辩!有人亲眼所见,你在此地聚集百姓,宣扬异端邪说!”
阿楚忍不住喊道:“你胡说!孔先生是在跟我们讨论学问!”
县尉看向阿楚,眼神不善:“你是什么人?竟敢干涉公务?”
晏辰上前一步,挡在阿楚身前:“县尉大人,凡事都要讲证据。你说孔先生蛊惑民心,有何证据?”
县尉被问得一噎,随即怒道:“我说是就是!来人,把孔丘和这两个来历不明的人都给我抓起来!”
士兵们立刻围了上来。
孔子叹了口气:“不必了,我跟你们走。”
他又看向阿楚和晏辰:“二位,此事与你们无关,速速离开此地吧。”
阿楚急道:“孔先生……”
晏辰拉了拉她的手,对孔子道:“孔先生放心,我们不会袖手旁观的。”
说完,他拉着阿楚,趁士兵们不注意,悄悄往后退去,很快就消失在了树林里。
看着县尉的人马押着孔子离开,阿楚焦急地说:“怎么办?孔先生被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