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的目光停留在刘大人手中的圣旨上。那明黄的绢帛,卷轴精美,似乎并无不妥。但他心中那股异样的感觉却挥之不去。圣旨下达,通常有固定流程,且京兆尹府与大理寺职责分明,这般急切地前来“接管”,本身就透着蹊跷。
“刘大人。”高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楚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圣旨乃天子谕令,字字珠玑,岂能随意宣读?可否请刘大人,将圣旨内容,一字不漏地细读一遍,以示对陛下的尊崇,也让在场同僚,都能秉承圣意?”
刘大人脸上的得意之色僵住了。他本以为高峰会直接质疑圣旨的真伪,那样他便能以“大不敬”的罪名反将一军。没想到高峰反其道而行之,以“尊崇圣意”为由,要求他当众宣读。这看似恭敬,实则步步紧逼。圣旨内容冗长,若有差错,便是对陛下的不敬。更何况,这份旨意……他心中闪过一丝慌乱。
“高峰仵作,你这是何意?”刘大人强作镇定,声音却有些发虚,“陛下旨意,下官自然谨记于心。何须在此赘述?”
“刘大人此言差矣。”高峰语气平和,“圣旨昭告天下,本就应公之于众。何况此案牵连甚广,若不细致传达圣意,恐有误解,反倒辜负陛下信任。”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况且,圣旨上加盖御宝,字迹严谨,若能亲耳聆听,也能加深印象,以便我们日后行事,不偏离圣意分毫。”
高峰的话语,让李大人眼中闪过一道光。他明白了高峰的用意。
刘大人脸色变幻不定。他手中的圣旨,确实是真。但那份旨意,并非他口中所说的,完全由京兆尹府“主导”此案。而是“共同审理,京兆尹府协助大理寺”。刘大人为了夺权,擅自篡改了旨意的口头传达。他以为高峰不敢当众要求验看圣旨原文,更不敢质疑他。
“这……这有何难?”刘大人咬了咬牙,心一横。他决定赌一把,赌高峰不敢直接驳斥圣旨。他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然而,当他读到“京兆尹府协助大理寺”时,他的声音明显顿了一下,眼神不自然地瞟向高峰。而高峰,则一直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仿佛只是在认真聆听圣训。
当刘大人磕磕绊绊地读完旨意,收起圣旨时,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强撑着笑容,看向高峰:“高峰仵作,现在你可明白,陛下的旨意了?”
“下官明白。”高峰点头,语气依旧平静,“陛下体恤大理寺人手不足,特命京兆尹府‘协助’,而非‘主导’,刘大人方才口述,似乎与圣旨原文,略有出入啊。”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