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城头的硝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振武营黑色的旌旗。街道上,士兵们正在清理瓦砾和血迹,安抚惊魂未定的百姓。镇守府衙内,朱重八召集了核心将领,气氛却比攻城前更加凝重。
“城是打下来了,可这烂摊子,比打城还难收拾。”朱重八揉了揉眉心,看着面前摊开的和州户籍、府库册子,眉头紧锁。
府库几乎被蛮子海牙搬空,仅存的粮草只够大军半月之用。城内百姓经此战乱,十室九空,流离失所者众多,更兼人心惶惶,对这支新来的“红巾军”充满疑虑。而城外,元廷的报复和周边其他割据势力的窥伺,如同悬顶之剑。
“当务之急,是安民、积粮、整军。”田娃(陈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走到堂前,目光扫过众人,“和州乃我军南下第一块根基,此地若不能稳固,则渡江之功前功尽弃。”
他提出了详细的方略:
“第一,安民。即刻颁布《安民告示》,宣布废除元朝部分苛政,三年内减免赋税,鼓励流民返乡,分配无主荒田。由韩老爹牵头,设立‘惠民药局’,免费为贫苦百姓和伤兵诊治,收拢人心。”
“第二,积粮。严查豪强隐匿田亩,清丈土地,按田亩征收粮赋,确保军需。同时,组织军中闲时和招募流民,兴修水利,垦殖荒田。我观和州周边水网密布,可推广稻麦轮作,并在低洼处试行……呃,老郎中曾说过的‘圩田’之法,围垦造田,增加产出。”他将后世成熟的圩田技术,再次归功于虚无的“老郎中”。
“第三,整军。振武营需尽快补充兵员,以和州本地青壮和降卒中可用者优先。严格训练,汰弱留强。匠作营需立刻选址重建,不仅要修复缴获的军械,更要加紧研制威力更大的火器,尤其是便于野战和攻坚的‘碗口铳’(早期火炮)和改良型火箭。”
田娃条理清晰,将千头万绪的政务梳理得明明白白。朱重八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大定。
“就按田娃说的办!”朱重八当即拍板,分派任务,“汤和,你负责城防和治安,招募新兵的事也交给你,给老子把眼睛放亮点,宁缺毋滥!徐达,你负责清丈田亩,征收粮赋,谁敢阻挠,军法从事!田娃,安民、匠作、还有那个什么……圩田,都由你总揽!冯先生(冯书吏已随军南下),你协助田娃,处理文书,颁布政令。”
众人凛然遵命,各自忙碌开来。
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清丈田亩触动了本地豪强的利益,暗中抵制、隐瞒田产者不在少数。招募新兵也遇到了阻力,百姓对当兵吃粮仍有顾虑。
一次,汤和带兵前往一处豪强庄园清查田亩,竟被庄丁持械阻拦,险些爆发冲突。
“他娘的!反了天了!”汤和怒气冲冲地回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