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夜贼与小小英雄

“好小子!真他妈有种!”张胜利用力拍了下王刚的肩膀,由衷地赞道,声音洪亮,“要不是你小子机灵,发现得早,喊得及时,把这王八蛋堵在了院里,等他把窗户撬开摸进屋,那后果……不堪设想!你小子立大功了!”

“就是!刚子这回可是咱这片的小英雄了!”赵卫国也大声附和,看向王刚的目光充满了赞赏。

“这孩子,了不得!胆大心细!是块好料!”周围的邻居们也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看向王刚的目光充满了惊奇、欣赏和一种看待“自家有出息后辈”的亲切感。

王超仔细检查了一下弟弟,确认他连根头发都没少,心里那股后怕才缓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弟弟刮目相看的惊喜和浓浓的欣慰。他用力揉了揉王刚那有些乱糟糟的头发,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小子!是咱老王家的种!有胆识!哥为你骄傲!”

王建国站在一旁,看着小儿子,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混杂着后怕和巨大骄傲的复杂神情,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按在王刚的另一个肩膀上,那沉甸甸的力道,胜过千言万语。

很快,得到消息的街道治保主任和派出所的同志提着马灯、打着手电筒,急匆匆地赶来了。他们简单了解了情况,将那个面如死灰、浑身瘫软的贼人押走,并详细记录了事发经过。

当得知是十二岁的王刚第一个敏锐地发现贼人,并且沉着冷静,选择在关键的时刻勇敢呼叫,才成功惊退了贼人,避免了王家可能遭受的损失,并最终在邻居协助下擒获贼人。

带队的派出所老同志,特意走到王刚面前,对着他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地说:“王刚同志,你今晚的表现非常出色!警惕性高,遇事冷静,而且非常勇敢!为我们及时抓获坏人立了功!好样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街道治保主任更是当场高声表扬:“大家都看到了!王刚同志今晚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我们新社会少年的主人翁精神、高度的警惕性和勇敢无畏的良好风貌!他不愧是我们街道的小英雄!是我们全体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这场突如其来的夜半风波,最终以蠢贼落网、王家除了一场虚惊外,人员和财产均安然无恙而告终。但它的影响,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久久未散。

经此一事,王刚在街坊邻里、甚至在整个街道范围内的形象彻底改变了。

学校的班主任都特意在周一的班会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全校性的表扬和安全教育。这种来自外界的、强烈的正向激励,仿佛一种神奇的催化剂,让王刚仿佛一夜之间就褪去了不少孩童的跳脱,做事比以前更显稳重,言语间也多了几分思考,一种名为“责任感”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对于王家而言,这次事件再次生动而深刻地印证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训。邻居们在危急时刻不加思索、不计得失的迅速响应和无私帮助,那黑压压围拢过来的人影,那各式各样的“武器”,那同仇敌忾的气势,都让王家人倍感社区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心里那份安全感前所未有地充盈。

王超和李秀兰都是懂得感恩的人,事后特意买了不少糖果、点心和香烟,一家家登门拜谢那天晚上前来帮忙的众位邻居,真诚地表达感激之情。经过这次共患难,王家与周围邻里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紧密,一种无形的、牢固的互助网络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王超则想得更深、更远。这次未遂的盗窃事件,给他重重地敲响了警钟。仅仅低调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更实际的防护措施。更重要的是,全家人的安全防卫意识,必须借此机会进行一次彻底的强化和教育。

夜色再次温柔地笼罩住静谧的小院,清冷的月光抚摸着青砖地面,仿佛刚才的喧嚣与惊险只是一场幻梦。但经历了一场真实风波洗礼的王家,屋内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家人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更踏实、更坚韧的信心。

第三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