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上个月《人民日报》有则小消息,提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一期资金已到位,明确支持中低端制程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不是只盯着最顶尖的,能解决实际需求、有潜力的中小厂,同样有机会获得支持。”
陈岩彻底震惊了:
中微那个角落摊位我都差点错过!
《人民日报》那则消息 buried在八版角落!
这小子不仅看了,还读懂了政策背后的真金白银投向?
这TM是十八岁?
这眼光毒辣得像行业老狐狸!
陈岩彻底收起了轻视的表情。
电子展他去了,但没太留意中微。
《人民日报》那则消息他也扫过,只当是普通政策新闻。
他惊讶于这个年轻人对公开信息的细腻捕捉和串联能力,以及那种超越当下的视角。
他沉默了几秒,语气认真了很多:“你们俩…多大?”
“十八。”李伟回答。
陈岩叹了口气,笑着摇摇头,递过两张名片:
“行啊…有点意思。”
“是我刚才武断了。”
“重新认识一下。”
说着陈言起身,从兜里拿出个挺精致的名片盒。
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张烫金名片,双手交给李伟。
“以后要是真搞出什么名堂,或者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事,可以联系我。”
李伟也站起来,双手接过名片。
从兜里掏出了他那个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
撕下一页,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电话,也留了联系方式。
他知道,像陈岩这样的体制内媒体记者,在产业报道方面有其渠道和影响力,认识一下没坏处。
这顿饭的后半段,气氛缓和了不少。
陈岩甚至以茶代酒,祝他们“前程似锦”。
心想:这小子绝对能成事,我得提前押注!
回到房间,谢爽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伟哥,这就…认识个记者?还是财经版的?”
李伟把名片收好:“多条朋友多条路。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今日餐厅偶遇笑我年少轻狂,他日行业顶峰再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