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幕布,笼罩了整座城市,重案六组的办公室却依旧灯火通明。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张磊”这个名字被红色高亮,与他名下的三家皮包公司、暗网论坛管理员的账户、以及多个诈骗电话的虚拟拨号节点连成一片,像一张不断蔓延的蛛网。
“张磊的户籍信息显示他是本市人,住址在城西的老旧小区,但三个月前就没人见过他了。”季洁把打印好的资料拍在桌上,指尖点着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这是他最后出现在‘健康咨询公司’(也就是搞免费体检的空壳公司)门口的画面,戴着鸭舌帽和口罩,反侦察意识很强。”
李阳调出那张截图,启动超高模拟画像技术:“虽然遮挡物多,但系统能根据露出来的眉骨、下颌线特征还原他的完整面容。”屏幕上,鸭舌帽和口罩被虚拟移除,一张颧骨突出、右眼有块淡褐色胎记的脸渐渐清晰。“把这张画像发给各辖区派出所,重点排查网吧、小旅馆这些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
王勇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一叠银行回执单:“郑队,季姐,李阳,城南支行那边查到了,七个二级账户的开户人信息全是假的,但预留的联系电话里,有一个和张磊名下公司的座机号码高度相似,只是末尾多了个‘5’。”
“这是典型的‘关联伪装’。”李阳立刻在电脑上操作,“追踪这个号码的通话记录……找到了!它每周三下午都会和一个境外号码通话,时长不超过两分钟,应该是在汇报信息。”他调出通话时段的基站定位,“信号来自城东的‘兴隆网吧’,而且每次通话时,网吧的监控都会‘恰好’出现故障。”
郑一民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周志斌,带两个人去兴隆网吧,调取所有监控,尤其是周三下午的,就算有故障也要想办法恢复;王勇,跟我去张磊的户籍地,看看能不能从邻居那里问到线索;李阳,继续深挖那个境外号码的来源,还有张磊和暗网管理员的资金往来明细。”
“是!”
兴隆网吧里烟雾缭绕,键盘敲击声和游戏音效此起彼伏。周志斌亮明身份后,网管脸色发白地递上监控硬盘:“警察同志,真不是我们故意的,每次那个时间点,监控就自动黑屏,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
“少废话,硬盘我们带走。”周志斌示意队员收好硬盘,目光扫过网吧角落——那里有个隔间,门帘拉得严严实实,隐约能看到里面亮着的电脑屏幕。“那隔间谁在用?”
网管支支吾吾:“是……是个常客,戴眼镜,总穿件黑色连帽衫,每次来都坐那儿。”
周志斌心里一动,掀开帘子走进去。隔间里空无一人,但电脑还没关,屏幕上停留在一个加密聊天界面,对话框里只有一行字:“货已出手,钱尽快转。”他立刻让技术科的同事过来取证,自己则守在门口,眼睛盯着网吧进出的人群。
与此同时,李阳正在破解张磊的资金流水。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将每一笔转账拆解分析,发现他每个月都会往同一个瑞士银行账户汇入一笔钱,金额从五万到十万不等,汇款附言全是“服务费”。“这个账户的持有者信息被加密了,但通过跨境转账的中间行记录,能追踪到最终受益人在东南亚,和之前那个服务器机房的位置吻合。”
他切换到罪恶功能系统,输入“张磊+东南亚+信息贩卖”几个关键词,屏幕上瞬间跳出一条三年前的旧闻:“本市警方破获特大信息贩卖案,主犯李某供述,其上线为‘境外信息库’,专门收购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电信诈骗。”报道里提到的李某,照片上也有一块右眼的胎记,只是比张磊的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