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办公大楼的灯光穿透凌晨的薄雾,三楼会议室里,烟雾已经缭绕成一片。郑一民掐灭手里的烟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面前的文件上“关于成立‘雷霆扫毒’专案组的紧急指令”几个字,红得刺眼。
“又要麻烦大家了。”他抬头看向在座的几位老伙计,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省厅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必须端掉本市及周边的毒瘤,不管是藏在明处的贩毒网络,还是躲在暗处的制毒窝点,一个都不能放过。”
门被推开,季洁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军绿色的风衣下摆还沾着露水。“支队长,我来了。”她的眼神锐利如旧,只是眼角的细纹里,藏着更多与罪恶周旋的沉淀。作为重案六组的“铁娘子”,她刚结束一个连环杀人案的审讯,连轴转了四十个小时,接到电话就直接赶了过来。
紧随其后的是佟林,他穿着深色夹克,手里拎着个保温杯,脸上带着惯有的沉稳:“郑队,吩咐吧。”作为经验丰富的组长,他对毒品案件并不陌生,几年前曾带队捣毁过一个横跨三省的贩毒团伙,手段狠辣,思路缜密。
周志斌和王勇勾着肩进来,两人刚从训练场过来,迷彩服上还带着汗味。“郑队,有硬仗打?”周志斌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手里转着的钢笔突然停住,“是毒品案子?”王勇没说话,只是拍了拍腰间的配枪,眼神里的兴奋藏不住——对他们来说,越是棘手的案件,越能点燃斗志。
李少成抱着一摞卷宗走进来,鼻梁上的眼镜滑到鼻尖,他推了推眼镜,把卷宗放在桌上:“郑队,这是近半年全市涉毒案件的汇总,有三起过量致死案,线索都断了,还有十七起零星的贩毒被捕案,背后好像有联系,但串不起来。”
韩丽踩着高跟鞋进来,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手里拿着最新的毒情分析报告:“根据线人消息,最近有一批新型毒品流入市场,伪装成‘奶茶’‘巧克力’,目标是学生群体,隐蔽性极强。”她擅长情报分析和心理侧写,总能从看似无关的信息里找到突破口。
杨震和丁箭几乎同时进门,两人多年搭档,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郑队,需要我们打先锋?”杨震叼着没点燃的烟,语气里带着桀骜,他最擅长的就是突袭和抓捕,当年亲手抓获的毒贩,能从公安局排到城郊。丁箭点点头,手里的战术手电亮了一下,光柱在墙上划出一道亮线:“只要定位准确,保证一锅端。”
陶非和孟佳最后进来,陶非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上面是他连夜整理的贩毒高危人群名单;孟佳则捧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种毒品的特性和辨别方法。“郑队,我们整理了近五年有涉毒前科的人员资料,共147人,其中32人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陶非的声音低沉,孟佳补充道:“新型毒品的检测方法我们也查了,需要专业设备支持。”
所有人都到齐了,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毒品案件,但这次的指令之严、目标之明确,显然意味着对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狡猾、更危险。
“好了,人到齐了。”郑一民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雷霆扫毒专案组”七个大字,“从今天起,我们重案六组原班人马,再加调过来的几位,组成专案组,佟林任组长,季洁、杨震任副组长,周志斌、王勇负责抓捕行动,李少成、韩丽负责情报汇总和分析,陶非、孟佳跟进技术支持和前科人员排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毒品案件不同其他,毒贩心狠手辣,制毒窝点往往藏在深山老林或者废弃工厂,而且他们的反侦察能力极强,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甚至造成伤亡。所以,这次我们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分工明确,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