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和前世玩的一款游戏有点像,到酒店里摆宴。
然后参加酒宴的武将们,亲密度都会增加......
酒过三巡,案上的佳肴也已添了两回,雅间内的气氛愈发融洽。
曹操放下酒爵,目光看向何方,忽然问道:“何屯长先前对凉州之事,见解独到。
不知对如今天下形势,有何看法?”
何方闻言,先转头瞥了刘备一眼。
只见刘备也放下酒爵,眼中带着几分好奇,显然也想听听他的见解。
何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依我之见,幽州必乱。”
“幽州必乱?”
刘备猛地坐直身子,脸上满是惊色,他老家可就是幽州的。
于是连忙追问道,“何屯长何出此言?
幽州近来虽有小股贼寇作乱,却都被官府平定,且乌桓素来安分,鲜卑正自相攻伐。
怎会突然生乱?”
曹操也微微蹙眉,点头道:“玄德所言极是。
何屯长说幽州必乱,可有凭据?”
何方端起酒爵,浅饮一口,缓缓道:“二位且听我细说。
如今凉州叛乱已持续数年,朝廷数次派兵征讨,却始终未能平定,反而让叛军势力愈发壮大。
此次更是数郡几乎全部叛变。
此事不仅天下百姓看在眼里,各地的豪杰、部族更看在眼里。
连朝廷都奈何不了凉州,他们心中,岂能没有对朝廷的轻视。
或者说,有没有那种对朝廷本就心怀怨恨的人?”
何方顿了顿,语气沉了几分:“再者,凉州之乱,离不开内附羌人的助力;
而幽州之地,内附的乌桓人不在少数。
且多聚居在边境,与朝廷的关系本就微妙。
先前朝廷征发三千乌桓兵助战,却因军粮克扣、军饷拖欠,导致乌桓兵全数叛归本国。
此事虽已过去,可乌桓的大人、部落首领,岂能不心存顾虑?
他们定会担心,朝廷日后会不会秋后算账,找他们算这笔‘叛逃’的旧账。”
刘备眉头紧锁,沉吟道:“你是说,乌桓人会因忌惮朝廷,而与地方豪杰勾结作乱?”
“正是如此。”
何方摇头,继续道,“凉州的豪杰借羌人之力起事,幽州的豪杰看在眼里,难免会有样学样。
他们若想作乱,只需稍加挑唆,便能说动对朝廷心存不满的乌桓部落一同起兵。
乌桓人善战,又熟悉边境地形,一旦起事,朝廷想平定,绝非易事。”
曹操抚着胡须,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你这话倒是有理。
朝廷对凉州用兵多年,粮草、兵力皆已损耗不少,若幽州再乱,两面受敌,局势怕是会愈发棘手。”
刘备则是断然道:“若有人要叛变,则必然是张纯张举兄弟也!”
何方倒是有些讶异,问道:“何以见得?”
刘备忿忿道:“此二人本就野心勃勃,又因免职一事耿耿于怀。
当初征发三千乌桓兵,朝廷已命伯圭带兵,那张纯却想趁机起复,上书请求带兵。
被否之后,因一己之私,罔顾国家大事。
暗中蛊惑乌桓人,导致他们叛归本国......
若有三千乌桓勇士相助,恐怕凉州叛乱早已平定,哪里还有今日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