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融合的阵痛与未来的基石
秩序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
在北望哨站,就发生了一起冲突。几名原林凡势力的降兵,仗着有些力气,在分配劳动任务时试图欺负新来的幸存者,抢夺较轻的活计。双方发生了推搡和口角。
若在以往,这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流血的私斗。但如今,冲突刚起,负责治安的巡逻队就迅速赶到,不由分说将涉事双方全部扣押。
没有立刻鞭笞或处决。负责此地的官员(由堡垒行政体系下派)按照法典程序,进行了公开调查、取证和审理。最终,那几名降兵因寻衅滋事和破坏生产秩序,被判处加倍劳役一个月,并扣除相应贡献点。而被欺负的幸存者,则得到了安抚和补偿。
处理结果公示出来后,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觉得处罚太轻,不够解气;也有人暗暗点头,觉得这种“按规矩来”的方式,虽然少了些快意恩仇,却更让人心安。
类似的摩擦在各个新控制区时有发生,每一次都被纳入法典的框架内解决。过程或许繁琐,却一点点地将“规则高于武力”的理念,植入这些习惯了末世法则的人们心中。
堡垒指挥中心,陈默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听着陈建国关于新控制区秩序建立进展的详细汇报。沙盘上,代表稳定控制的深绿色区域内部,开始出现代表农业点、贸易站和清剿完成区域的光点。
“法典是骨架,清剿是手段,生产与贸易是血液。”陈建国总结道,“过程有阵痛,但根基正在打牢。尤其是贸易站,不仅换回了我们急需的物资,更成了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陈默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他看到了父亲和整个团队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的变化。秩序的建立,意味着“守望者”不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堡垒,而是正在向着一个功能完备、能够自我循环和发展的微型文明体演变。
这,才是真正对抗末世、重建文明的基石。
“做得很好,爸。”陈默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清理了院子,扎下了篱笆,播下了种子……接下来,是该看看围墙之外,那更广阔的世界了。”
他的目光越过沙盘,仿佛穿透了堡垒厚重的墙壁,投向了未知的、蕴藏着更多挑战与机遇的远方。内部秩序已初步建立,而外部更庞大的阴影——“净世会”,以及病毒起源的终极秘密,正等待着他去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