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行者”号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身躯,如同负伤的归鸟,艰难地穿越“星骸坟场”外围那依旧混乱危险的规则残渣带,与在外围策应的星盟主力舰队成功汇合。
当李振将那枚尚带余温的古老数据晶体,以及暮光遗民最后时刻的影像记录呈现在“家园”号舰桥主屏幕上时,整个舰队陷入了一种肃穆的沉默。
一个文明,就在他们眼前,走完了最后的历程。他们见证了毁灭,却无力回天。那种深沉的无力感与悲怆,混合着对“噬界帝皇”愈发强烈的憎恨,如同冰冷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枫从医疗舱归来,木婉清因力量透支仍在深度恢复中,但他必须立刻主持大局。他看着那枚数据晶体,意识海中那片“混沌海”微微波动,仿佛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个文明最后的执念与期望。
“他们并非毫无价值的逝去。”林枫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冷静,“他们用最后的坚守,为我们,也为所有仍在反抗的火种,传递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他将数据晶体接入玄机子的核心数据库。无需过多破译,暮光遗民在最后时刻,似乎已经解除了所有的加密锁。
浩瀚的信息流展现在众人面前。
其中大部分,是暮光文明对“噬界帝皇”(他们称之为“执笔者”)漫长观测和研究的心血结晶。不同于泛银河联合体那偏向于宏观战略和理论推演的数据,暮光遗民的研究更加**细致**和**实证**。他们记录了无数个被“编织者”光顾的文明案例,分析了其“现实重构”过程中的能量波动模式、规则覆盖的优先顺序、以及在不同宇宙常数环境下表现出的细微差异。他们甚至通过牺牲性的探测,捕捉到了“编织者之目”在编译规则时,那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逻辑自洽校验延迟**!
“看这里!”一位资深物理学家指着一段分析数据,声音带着激动,“暮光遗民认为,‘执笔者’的规则编织并非完美无瑕的‘神迹’,它依然需要遵循某种底层的、或许是宇宙本身固有的‘逻辑框架’。在进行大规模现实覆盖时,其系统需要极短的时间来校验新规则与旧有宇宙背景的兼容性!这个时间窗口或许只有普朗克尺度的亿万分之一,但……它确实存在!”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意味着“帝皇”的力量并非绝对的、瞬发的,它存在一个理论上可以被利用的、极其微小的“破绽”!
而更引人注目的,则是那个被暮光遗民破译并重点标注的坐标——“初始织机”。
关于“初始织机”的信息极少,且大多是基于遗迹碑文和古老传说的推测。暮光遗民相信,那里并非“噬界帝皇”的居所,而是祂力量体系的**源头**或**核心枢纽**。可能是一件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超级造物,也可能是某个早已消亡的、更早期超级文明留下的遗产,被“帝皇”所掌控和利用。那里,或许存在着能够影响甚至中断“帝皇”对整个宇宙进行“编织”的关键。
“风险毋庸置疑。”林枫看着那指向未知深渊的坐标,语气凝重,“那里必然是‘帝皇’力量最集中、防御最严密的核心区域。前往那里,无异于直接闯入巨龙巢穴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