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超道:“不是这位忠臣,扬州人怎会为他立祠?我也不会要和你去拜谒他的祠墓了。”
林无双道:“啊,原来扬州建有史阁部的祠墓,咱们既来到到此间,这是非去不可。”
原来清代到了乾隆年间,改用高压与怀柔的双管齐下政策,清兵入关之初,扬州、嘉定二地屠戮最惨,乾隆为了缓和民愤,是以准许扬州为史可法立祠。
史公祠的所在,扬州无人不知,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祠堂没人看守,这天冷清清的只有他们两个游人。
祠堂里挂满槛联,正殿当中悬挂的一副联语是:“一代兴亡关气数;千秋庙貌傍江山。”
林无双皱眉说道:“这副联写得不好,鞑子占了咱们汉人的江山,难道只是一种‘气数’吗?史可法若然相信兴亡只关‘气数’非人力所能挽回,他也用不着死守扬州,抵抗清兵了。不如顺着‘气数’,向‘真命天子’投降罢啦。”
孟元超笑道:“不错,这是骗人鬼话。但你可知道这副对联的来历么?”林无双说道:“你说来听听。”孟元超道:“这副对联是修耷史阁部词墓的那个扬州知府谢启昆写的,他捏造了一段‘鬼话’。说是梦见史可法,他问史可法道:‘公祠中少一联,应作何语?’史可法就教他写这副对联。当然这段鬼话只能骗愚夫愚妇,不过这副对联却是别有用心,谢启昆是要百姓不要仇恨他的鞑子皇帝,因此也就只能把兴亡归之气数了。但话说回来,当时他这副对联若不是这样写,他的乌纱帽固然保不住,这个祠墓也未必能够建成。”
林无双道:“啊,原来如此,就怪不得了。”
孟元超道:“不过这里的对联还有一些是写得不错的,大概是因为时间过得久了,清廷为了故示宽大,也就不理会这么多了。咱们看下去。”
林无双念一副对联道:“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哀。”说道:“这副对联写得好些,但只是一片伤感,灰溜溜的,也算不得上乘之作。”孟元超笑道:“你瞧这位撰联的人是准。”林无以道:“啊,原来这个人是个什么‘太史’名叫蒋心余。”
孟元超笑道:“这蒋心余是清廷的翰林(按:清例修史属之翰苑诸臣,故翰林亦称“太史”)一位太史公,能够写出这样一副对联,也是难得了,不可苛求。”
再看下去,墓柱联写的是: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林无双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好,什么心痛鼎湖龙,这只表扬史可法对皇帝的忠心而已。大概也是什么官儿写的。”
孟元超道:“这副不知道是谁写的对联,似乎好一些了。”林无双念道:“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己武乡侯。”说道:“武乡侯是诸葛亮,后一句用的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典故,这我知道。文信国想必是指宋末的大忠臣文天祥了,但‘生有自来文信国’,我却不知用的是什么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