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大玉儿不知她是否真的醉了,好脾气地给她盖上毯子,口中温和地说,“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
顺治元年二月,皇帝下旨,将先帝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迁入皇陵附葬,虽非同穴,但此举的意义,朝野皆知。
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太后的意思,事到如今,两宫太后如此宽仁地成全一对有情人,一时在盛京传为美谈。
姐姐迁陵下葬的那一日,大玉儿没有去观礼,她在崇政殿,与多尔衮等人一同听取前线送来的战报,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不日就要攻城。
多尔衮神情严峻地说:“崇祯的日子,到头了,我还没亲眼见过他呢,真是可惜了。”
大玉儿见在座的,都是她可信任的人,便开口直言:“吴三桂的事,你们有主意了吗,他卡在边境,是个隐患。”
第292章 姐姐当年的狠心
如何对付吴三桂,一时并没有好的主意,大玉儿心中有个算计,但不愿贸贸然说出口,一则在大臣面前太过张扬,再则,她更不想让多尔衮觉得自己什么事都要干涉。
偏偏多尔衮一心一意愿和玉儿共理朝政,这日崇政殿散了不及,他单独追到内宫来,站在凤凰楼下,避开旁人对大玉儿道:“其实,我收到了吴三桂的密信,暂时除了你我,还没有旁人知道。”
玉儿长眉轻蹙:“他与你谈条件?”
多尔衮低沉地说:“倒也不是谈条件,说什么,他假装投降李自成,待李自成松懈防备时,我带兵攻过去。类似的话说了一些,说是既然要归降大清,要给大清送一份厚礼才行。”
玉儿细细琢磨这些话语,谨慎地问:“你不信他。”
多尔衮见自己的心思能被玉儿猜中,展颜道:“不信,洪承畴对我说,他觉得吴三桂虽是个将才,但为人不够光明磊落。”
“吴三桂与你同龄,在将帅中实属年轻一辈,洪承畴是大前辈,眼里落不下年轻有为的后辈也是有的。”玉儿却冷静客观地说,“洪承畴片面之言,我们不可全信。”
多尔衮颔首:“不错,在军队里能挣到这份上,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
玉儿道:“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们还是可以斟酌。此外,有一件事,我很在意,你能不能派人去查一查。”
多尔衮欣然:“只管说。”
玉儿提起上回洪承畴说的话:“他当时说,‘吴三桂在京中的妻儿’。我很好奇他这样的说法,或许是我多想了,是不是除了在京中的妻儿,吴三桂在别处还有家室。而眼下他既然向你投来归降之意,那是把京中的妻儿都抛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