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道:“雅图阿图个子都高,弟弟不会差。”
哲哲憧憬起将来的事,叹道:“孟古青的模样不赖,都说像你姐姐小时候,但愿将来出落成大美人,福临能喜欢她。”
玉儿不屑:“漂亮便是漂亮,何必非要牵扯上姐姐往脸上贴金,姐姐这样的美人多少年才能出一个?更何况,美人在骨不在皮,眼眉身段的几分好看,能撑多少年?姑姑,实话对您说,我对孟古青没有任何期待,这样不论那孩子怎么来,我都不会失望。倘若她能成为像姑姑您这样了不起,把一生都奉献给科尔沁和大清的皇后,我会把她疼到骨子里。但若不成,只要不惹是生非不作恶,我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们自己过得好就是了。”
哲哲唏嘘不已:“时光匆匆,咱们俩都在谈论下一代的事,你刚来盛京时的模样,还在我眼前没忘呢,一眨眼……”
大玉儿知道,姑姑又在思念先帝,姑姑常说她是没有感情的,可到底几十年的福气,到底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皇太极与姑姑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可彼此在心里,都是极其贵重的。
“姑姑别难过,就想着,他们团聚了,摆脱了世间疾苦,逍遥自在去了。”大玉儿温柔含笑,安抚哲哲,“他也累了,辛苦了一辈子,满身的病痛伤痕,他不过是撑着忍着。”
哲哲一时感怀,泪如雨下,哽咽道:“太早了,玉儿,还是太早了……”
盛京的夏日,总是不温不火,一转眼便是入了秋。
八月,皇陵大祭,以定国迁都祭告太祖太宗,多尔衮等为固守北京地方余孽,没有归来。
但祭奠隆重庄严,福临早半个月就在清宁宫里反复预演,大玉儿时不时站在清宁宫的窗下看他,当初看着传龙袍的儿子如扮戏似的,到这会儿再看,小模样当真有了几分帝王的气度。
祭奠礼节繁复,大玉儿不喜欢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能好好地和皇太极还有姐姐说话,于是在大祭之后隔了两天,鳌拜亲自护送,将太后独自送到了皇陵。
玉儿和苏麻喇,带来了皇太极和海兰珠身前爱吃的糕点茶果,简简单单点一炷香,供在灵台下。
苏麻喇拿出帕子递给格格,玉儿便起身,为丈夫擦拭牌位香案,一面和他说说话。
“后天我们就走了,宫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到了北京后,福临会再次举行登基大典。”大玉儿自言自语着,抚过牌位上的名字,缓缓道,“往后,就不能常常来看你和姐姐。姑姑说,叫我带上你身前的东西好做个念想,可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带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