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伊书鲤上小学,姜杏珧才知道伊缘君当年的追求短信是群发的,她和闺蜜吹了十余年的双向一见钟情成了笑话,拿着扫把追着伊缘君从街头赶到巷尾,一点也不像个温婉美女。
好在伊缘君虽然群发追求短信,认定了姜杏珧后便从未变心过,姜杏珧从来不用担心他真像只哈士奇一样被人勾勾手指就拐跑了。
阴差阳错,却也是天作之合。
姜家也很有钱,家里一半人从商,一半人做公务员,但家风严明,不存在官商勾结的说法。本来在川蜀呆的好好的,某一年的五一,伊缘君心血来潮订了几架飞机把姜家人全都接来了桓城,还高价买了一罐川蜀之地的空气,美其名曰帮姜杏珧足不出户地纾解思乡之情。
后来姜家人没能返乡,在桓城呆了几年,也都习惯了桓城的风土人情,姜家老太太还会在跳广场舞的时候用桓城方言和另一波老太太对骂。能返乡了,怕回去睹物思人徒增伤感,也舍不得桓城这边结识的友人,便在桓城定居了下来。
伊家一脉单传至今,基因十分强势,都说儿子像妈,但伊书鲤打小就长得和伊缘君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有肤色和骨架像姜杏珧。
姜杏珧既希望他长成第二个无忧无虑的伊缘君,又不希望他长成第二个活到现在全靠运气的伊缘君。
所以她时常在伊书鲤耳边说:“别学你爸。”
伊书鲤深以为然。
伊缘君活得像只猫似的,人追到手后便不怎么黏人了,只是常常在姜杏珧面前乱晃,为炖排骨炸糊了厨房半面墙,把姜杏珧的唇膏当胶水粘两人的合照,每次示爱都要搞出惊天动地的破坏来,气得姜杏珧多一根白头发,还对此毫无知觉,翘着尾巴等夸,不夸他还低气压。
他,伊书鲤,才不要像伊缘君那样别扭,靠碰掉心爱之人的瓶瓶罐罐来吸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