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六品不惑境

在他们心里,认为这事是正确的,所以做了。

哪怕即使被后来人认为是不正确的,可当时他们认为可行,因为暴虐的太子,不适合治理家国。

这就是知行合一最为粗浅的认知方式之一。

书上所写的道理,不就是如此吗?

比如说仁义礼智信。

朋友遇难,能救就救,这是仁。

但这个朋友比较极端,走的路子不对,比如触犯了国法。

能救吗?

不能救。

因为救了他,这件事情就做的不对了。

这做的是件错事。

再比如。

朝廷昏庸,屈膝于外邦,还经常以武力镇压平凡百姓。

一群有志之士,冒着触犯国法的危险,想要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这事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去做。

一时间,孟川想到了很多。

世上万般道理,说白了,就是这般简单。

读万卷书,知道天下至理,这至理,其实早就在心中了。

这也是为什么,儒教中人,会让弟子入世磨砺,去见众生相了。

因为世间大多数的老百姓,早就掌握了那种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道理了。

唯有亲自去入世磨砺一场,己身才能得到巨大收获。

“原来如此。”

孟川看着那位拿着扫帚的老人家愈行愈远,笑了笑,接着说道:“原来这就是不惑境。”

也就是刹那间的功夫,他的不惑境,便就已经水到渠成。

明白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只是个基础而已。

不过,也让他更为清晰得了解到,今后该当如何行事。

如果知道某件事情,对自己有好处,不会造成坏的结果,或者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好事,那就应该要去做。

那位老人家,感觉到了身后孟川身上的气机流动,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什么话也没说,就连头也没扭过去看他一眼,只是径直跨出了翰林院的藏书楼。

既然已经成为了不惑境的修士,那么他自然也没有留在翰林院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