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下移,朱琳泽被这篇文章的署名者所吸引张煌言。
“这个张煌言现在何处?”朱琳泽询问左右。
左右答曰还有应募者都在大堂等候结果,朱琳泽让人将张煌言请进来。
来者一袭劲装,腰间佩着一把腰刀,年龄看上去只比朱琳泽稍大一些,眉眼之间充满英气,肩宽体厚,要不是浑身上下透露出遮掩不住的书卷气,张煌言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武人。
“浙江鄞县举人张煌言见过闽王。”张煌言朝朱琳泽施礼道。
“赐座。”
朱琳泽让左右给张煌言搬了个绣墩,张煌言大方地坐下。
“现今王府有司马一职,军师祭酒一职,你更中意哪个职位啊?”朱琳泽不紧不慢地问道。
“若非要从这两个职位中选一个,学生愿为军师祭酒。”张煌言大大方方地说道,“只是学生来投闽王,是冲着闽王的强军来的,学生亲眼目睹过闽王军之军容军纪,为之心驰神往。”
相比于民政的人才,朱琳泽目下正缺军事人才,张煌言要是愿从军,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你既有心投笔从戎,暂且现在本王身边做个军中赞画。”朱琳泽说道。
“谢过闽王。”张煌言谢道。
朱琳泽让亲随给张煌言安置住所,张煌言走后,朱琳泽问陆闻达道“此人如何?”
“年纪轻轻就能考取举人,才学是有的,是个好苗子,只是若想在军中办事,还欠缺些经验,多加历练才可堪大用。”陆闻达对张煌言的印象也很好。
朱琳泽想设置一个参谋部,现在只要指挥一支军队他一个人能够忙得过来。
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会战,最好还是要设置一个参谋部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调配军队。这么多部队他总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作战单位都自己负责微操。
高杰已经同意率马步军三万随随朱琳泽北伐,左良玉也答应出三万兵北伐,只是他本人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参与这次的北伐,便让部将金声桓代为统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