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两场战争后的大汉(后附设定)

“朱厚照,没有派人过来?”嬴长歌问道。

“没有,明皇似乎对于这件事并不上心,大多都是由汉皇来决断。”

对于这个结果,嬴长歌倒是没有多意外。

毕竟大汉在大明面前的话语权还是很足的。

“好,那就准备准备吧,三日后,迎接我们的贵客!”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场会谈在整个九州已经造起了势。

很多人都期待着这一次的谈判结果。

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能够抚平战火。

毕竟现在的情况,秦唐虽然不舒服,但是大汉内部也是相当难受。

大汉没有大唐那么殷实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大秦的那般恐怖的军事实力,所以耗下去对于大汉也不是一件好事。

完全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一的情况。

如果这场谈判能够取得一个好的进展,那肯定是九州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

谈判的地点,并不在外面,而是在玉门关内。

三千大汉骑兵护送着张良,来到了玉门关外。

嬴长歌等人,早就已经在外面迎接。

不多时,秦,唐,汉三朝代表人物,便已经齐聚玉门关内。

-------------------------------------

s:本书均为虚构设定,切勿强行与历史挂钩!

大秦:军事实力九州第一,无人能出其右,但是经济实力方面在嬴长歌改革之前属于九州中游,且各方面的发展等等都与其他皇朝相比较弱。

大汉:各方面实力都有,军事实力不如大秦,但也仅次于大秦,经济实力不如大唐,但是相对大秦而言,是稍微繁荣一些的水平。

大唐:经济实力九州第一,军事相对较弱,与大明属于同一水平,且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发展程度当属九州第一。

大明:实力中庸,没有突出的地方,军事与大唐相似,但经济水平却仅有大唐一半多一点。

大宋:秦桧把持朝政,赵构为人昏庸,皇都极其繁荣,但皇朝内部很多地方都是民不聊生,疆土也是越来越小,但是因为祖上繁荣,现如今依旧属于九州中下游,并没有彻底没落。

大元: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导致经济发展极差,但是军事也有一定建树,骑兵曾经名扬九州,后没落,是九州底层皇朝。

大清:实力最弱,国库空虚,兵力仅有十余万,是除已经灭亡的大隋之外的最弱皇朝。

北凉:一个没落皇城,世子徐凤年位于金榜之上。

以上均为世界设定,均为虚构,具体请以书中描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