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寿宴,蛰伏巨兽现

诸位且说,老夫之论,诛心耶?论政耶?”

这顿弱此时一片言论不做奏对,却做了论战之辞,一时大见老来风采,举殿听得入神沉寂,忘记了喝彩。

……

“儿臣扶苏有奏。”

英挺的皇长子一站起来,群臣眼睛立即亮了。

扶苏秉性宽厚,少年持重,文武皆通。

与当年的少年嬴政相比,雄武勇略胆识志向确实不可同日而语,然就胸襟开阔平实对人而言,扶苏却另有一番气象。

只见扶苏向帝座一躬,肃然正色道,“天下一统,终结诸侯之乱,理当全面推行郡县制。

然,刚极易折,事缓则圆,急难成效。

儿臣以为,人,都是自私的。

封候拜将,几乎是每个人奋斗的追求。

儿臣认为,有条件的限制性分封,是一个必要的过度。

取出十之一二的土地,分封将士及贵族并限制私兵,帝国内部怨气将泄洪十之七八,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分封之地又被十之八九的中央郡县如猛虎般分割包围,发现作乱苗头,即刻血腥弹压并取消封地和爵位。

大秦社稷安矣!”

“彩……”

“长公子大有气象,大秦社稷安矣!”

文武两大区,皆有人高声拍案赞叹。

只有嬴政压制着滔天的愤怒,面无表情,目光游离涣散。

……

“胡亥有奏!”

一声清亮声音陡然荡开。

群臣大为惊讶,后排座案的臣子们纷纷站起向前打量。

皇帝不禁呵呵笑了:“你小子也敢有奏?好!有胆色,说。”

皇帝话音落点,大殿中清亮地飞旋起来:“胡亥身为皇子,不求一己之利,唯愿天下大治!胡亥不做封国诸侯,只做大秦良臣!”

胡亥在比武场上颜面尽失,寿宴之时得到赵高的指示,顺从圣意,讨的嬴政开心。

“彩……”

举殿无分政见,爆发出一阵哄然笑声。

……

“臣昧死一请。”

“丞相尽说。”嬴政皇帝依旧淡淡一笑。

殿中回荡着李斯庄重清晰的声音:“今日寿宴,不意竟因博士仆射周青臣首肯秦政,引出博士淳于越非议郡县制,并再请奉行诸侯制。

大政稳定八年,而能突兀出此惊人之论,李斯以为,事非寻常也。

诗去: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六国贵族黑恶兼并欲图复辟,朝野议论蜂起欲行王道,更兼星象流言、亡秦刻石、刺客迭出、贵族逃匿,凡此等等,足证复辟旧制之暗潮汹汹不息。

当朝论政,固不为罪,然定制八年而能汹汹再请,亦必有风雨如晦之大暗潮催动也。

所谓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此等汹汹之势,不能使其蔓延成灾。

古时天下散乱,无法一治天下,方有诸侯林立,议论之人皆崇古害今,大张虚言以乱事实。

士子修学皆从私门,国家之学不能立足。

今我大秦,业已别黑白而定一尊,然私学之士依然传授非法之学。

但有官府政令颁行,则人各以其学非议。

人则心非,出则巷议,宣扬自家学派以博取名声,秉持异端之说为特立独行,鼓噪群下,张扬诽谤。

此等恶风不禁,则国家威权弥散于上,私人朋党聚结于下。

六国贵族于失国之后依然能兴风作浪,赖此流风也。

是故,老臣奏请陛下:

禁民人私相议政,去庙堂下议之制,使国家事权一统。”

“彩!”

帝国老臣们异口同声一喝。

博士们却死死沉寂着,没有一个人再试图说话。

“有鉴于此,老臣请力行焚书法令。”

轰咔咔

轰咔咔

晴天霹雳,天崩地裂。

如同一声惊雷,博士们刷地站了起来,惊愕万分地盯着这位枯瘦冷峻的首相。

“灭绝文明,灭绝天理,不可啊……”孔鲋绝望地嘶喊了一声。

“再议!”

嬴政古井无波,“李斯、扶苏留下!”

“散朝!”

肥壮的中车府令赵高,发出尖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