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综精神奕奕,虽然是个文人,可是军中的生活却让他如鱼得水,见到刘尚的吃惊,薛综赶忙行礼,道:“参见主公,昨夜探子来报,张绣大军夜袭新野,却被新野令李严设计打退,张绣兵马死伤惨重。鲁军师害怕张绣兵败投降,特命我连夜赶来向主公求取霹雳车数十辆,好助张绣攻下新野!这里有军师书信一封!”
刘尚更是吃惊,他虽然有出兵相助张绣的念头,可是没想到李严竟然这么厉害,那可是西凉铁骑啊,还有贾诩那样的谋士,怎么会接连受挫呢?
特别是刘尚看过信后,更是倒吸了口凉气。原来刘表派给李严的兵全部都是重甲长矛手,偏偏被李严藏了起来,张绣丝毫没有防备,看到城破了就下令骑兵冲城,结果可想而之,先头骑兵千余人全部被杀,张绣不得已,只能暂时退兵,要不是还有刘尚这个后盾,恐怕张绣已经投降了。
刘尚自然不希望张绣投降,就是要投降,他也不容许张绣投降别人。不说那些西凉骑兵,就是一个贾诩,就是他不愿意放手的。当即,刘尚亲笔写了回书,就命薛综领了五十辆霹雳车前往夏口,但是刘尚也明白,事情的关键已经不是张绣能不能攻破新野了,而是他刘尚能不能及时的抽出手来,帮助张绣抵抗来自曹操或者刘表的反扑。而他想要腾出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转移孙策的矛头。
所以,即刻出兵,快速攻破庐江,与孙策合力消灭袁术就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而且是争分夺秒的大事。首先,打败袁术,不管孙策乐意还是不乐意,他的焦点必然转向了徐州或者豫州,特别是天子所在的许都。而刘尚则可以吸收到足够的人口。
说起来,刘尚的兵力之所以一直落后刘表,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无法在兼顾生产的同时,抽调大批的士卒守住占领的地区。
所以,他才会抛下成见,同孙策联合起来。要知道,他名义上的父亲可就是因为孙策而病死的,不论是刘基还是刘铄,对于孙策都有些恨意,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不过虽然刘基反对,现在做主的可是刘尚,看完书信,打发走了薛综,刘尚再也不敢多待,急忙下令全军出湖口,一直往皖口杀去。就连讨伐袁术的檄文,也是刘晔在船上书写二总的说来就是七个字,“奉王命以讨不臣!”
这七个字,当然是如今的成国皇帝袁术所不能容忍的,特别是他刚登基没有几天,先是吕布与他绝交,后又是刘尚跑来搅局,这个心情怎么能好的起来?
到底吕布太过强悍,袁术不好招惹,只能盯住刘尚这个软柿子。想要通过打败刘尚,来竖立他新朝的威仪。
就在袁术继位第三天,大将军纪灵领兵五万出寿春,过合肥,一直杀往庐江皖口。扬言要打破武昌,活捉刘尚。
可是纪灵走到半路,就被迫改道,死守合肥一线。因为就在刘尚出兵的同时,孙策趁夜偷袭横江,居巢令不战而降,周瑜出曲阿,奔袭历阳,也朝居巢进兵。
不得已的纪灵,只能退守合肥,死死的扼守住这条通往寿春的防线。如今的皖口城中,还是刘尚的老对手,庐江太守刘勋。
只是今日的刘勋,再也不复往昔的风采。即使他骑着马,身形也有着轻微的佝偻。因为他找遍了城中所有的武将,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去迎战。
皖口水域之上,一艘楼船往来纵横,甘宁放大了嗓门,一连邀战了一上午,可是除了偶尔从皖口方向射来的火箭,令的他不能太过靠近之外,竟然没有一个出来过。
稍远的水面上,刘尚也是满脸郁闷。暗道这个张勋不是一向挺大胆的吗,怎么突然间就转了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