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食王传[校对版] 小灰雀 3134 字 2022-10-19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蕃薯,王况几乎要高兴得跳起来,本来他还以为要再过几年等自己有能力了再派人去海外寻访的。现在有了蕃薯,很多计划可以提前实现了,不用十年,自己就可以赚的一份大大的家业。

“大叔怎么称呼?您这蕃薯可愿意转给我?价钱一定让您满意。”

“不敢,不敢,某延平邝忠,家中排行老大,小东家叫我邝大就是。原来这事物名叫蕃薯,某原先竟不知,这是某从一个泉州来的商人手中获得,据说是从岭南传来。某只知其可生吃,可煮食。小东家能叫得出名字,必知这蕃薯的其他做法,可否告知?至于这蕃薯,小东家有用处,便收了就是,某家里还有些。”这邝大看来还是识过字的,说话也比较文,否则也不会注重仪表,出门换新衣服了。

“蕃薯吃法其实主要也就是您说的这两种,此外还可以烤来吃,可以熬粥吃,方法是不拘的,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好了,还有人会炒了来吃。”后世王况的母亲偶尔也会把蕃薯蒸熟了炒辣椒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王况现在还不想把做山粉的想法说出来,当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用这一颗蕃薯繁殖出一大片来,有了产量,才能做出山粉来。

蕃薯繁殖其实很简单,就放到阴凉处,在适合温度下,不用多久自己就会发出芽来,到时候,在外面糊上黄泥,芽根部就会长出根来,接着就可以分芽种了。

第十五章 培芽(上)

这个番薯的皮呈紫红色,应该是白心番薯,如果是红心番薯的话,皮应该红中略带黄色,白心番薯粘性淀粉含量高,最适合用来做山粉。现在是五月,已经过了番薯种植的最佳时机,这颗蕃薯看起来还有些干了,个头也不大,应该是去年收获的,想想也是,从海外漂洋过来的来,唐时还几乎没有大的海船,估计这还是从东南亚那通过陆路传过来的,但交通不发达,也还是需要几个月时间。今年如果不把这蕃薯种下去,再过段时间该烂了。要是今年种不成,就该等明年了。

当下也不管邝大了,反正他还是孩子,无礼些也没人在意,就像捧个心肝宝贝似的,王况捧着番薯去找孙掌柜去了。

这几天孙掌柜却是忙并快乐着,客栈的扩建把他忙的是不亦乐乎,这扩建完了,还要忙着招人手学徒,现在客栈因为王况在,等于有了秘密,老头子跟了孙铭前这么些年,虽然东家没说,他也能琢磨出来东家有保护拉拢王况的意思,绝对不能把王况摆到风口上来。原来客栈里的老人们他是知根知底的,不会乱说,但还是不放心,又特地交代几遍。这新招人就要更上心了,得挑本分人。以前只需要过一眼就可以收下的人,他是考较又考较,这不,他现在正在考较一个比王况略大的孩子,从祖宗三代一直盘问到今早起来喝了几碗粥,把个半大孩子问得是诚惶诚恐:这富来客栈挑的是学徒还是什么人啊?问得这么细。

看见王况捧着个布包满脸兴奋的进来,老掌柜知道指不定又有什么新东西了,恰好这学徒也问得差不多了,心下也婆为满意,就对那孩子说:“行了,以后你就留在客栈学徒了,先在堂前跟着学着,做好了再看。”又指着王况对他说,:“这是东家的远房侄儿王大郎,咱店里有个规矩,王大郎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明白了?”其实这个学徒还是王况那天去道观逛的时候,见他昏倒在地,知道又是个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就带回了客栈的。只是王况自己已经忘了这事。

这孩子有点楞,问了句:“若是这小东家说的和您老说的不同,听谁的?”把个老掌柜给噎个够呛。

“呃,听王大郎的。”说完老脸有点红,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的不省事呢,这不给我难堪么,口中却是给出了答案。一是王况当面呢,得拉拢拉拢巴结巴结,把这小祖宗伺候好了,客栈的腾达指日可待。二是这些天王况对客栈的扩建也提不少建议,个个都是好的,那眼光没得说,老掌柜甚至有点怀疑王况家里是不是曾经经营着个大客栈。

王况才不管这些,这几天下来,店里的人有的已经开始叫王况小东家了,那就是承认了王况的超然地位,也是对王况表现出来的能力的肯定。王况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富来客栈毕竟不是自己的,而且也太小,偏安在建安这个远离大唐中心的一隅,他的目标可是长安,那些历史风云人物,他实在是很想见见。

见孙掌柜收下了这个学徒,王况直接就向老掌柜要人了:“孙爷爷,正好我需要人帮忙,就让他先帮我做些事吧。”又问学徒:“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姓高,家里都叫我高三。”见小东家问他,这个叫高三的赶快唱了个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