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一直候在太和殿的魏朝,脚下生风跑到慈庆宫,得知太子在南书房会客。

进得书房这才发现,书房内太子正在和一个甚是脸生的黑脸文士热谈正酣。

魏朝只看了一眼太子脸上神色,瞬间断定此人与太子的关系必定不寻常,不由得着意看了几眼,却不料那人也正好将眼神打量着他。两相一碰,魏朝连忙低了头,却忽然发现,尽管对方脸上神色和熙,望之可亲,可是那双眼似乎隔着层雾,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任何东西。

见他进来,朱常洛淡淡道:“可是前边出了什么事?”

魏朝敛息静气,把申时行要他来传的消息说了,然后恭恭敬敬的拍了一记马屁:“殿下神机妙算,如天上神人一般。”

一旁随侍的王安见他大拍马屁,瞪的眼珠子都快爆了。

朱常洛瞥了他一眼,漫不经意道:“去太和殿候着,至于二李之事,稍后自有定论。”

打发魏朝去后,朱常洛随即向一直盯着魏朝离去背影的孙承宗笑道:“老师看这事该怎么办?”

自从跟着朱常洛回京,久不见露面的孙承宗这是第一次现身慈庆宫。这些日子前朝后宫发生的种种事情,孙承宗多多少少的不是没有耳闻,尽管时刻为朱常洛担心,但是他对这个少年太子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相信,相信他无论身处如何逆境,都会顺利破境而出。

孙承宗这个人坚忍谨慎,识大体知轻重,知道自已能帮上朱常洛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他交在自已手上的重任,永远不会忘记,朱常洛将重整京师三大营这个任务交在自已手上时,那一脸郑重的殷殷期待之色,让他日日夜夜寝食不安,心中如受山压,恨不得将一天折成十天用,生怕自已做不好,而耽误了太子的大计。

苦心必有回报,眼下的京师三大营,比之以前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不过孙承宗今天来,不是为了说三大营的事来的,乃是受人之托,不得不来。

见朱常洛开口相询,二人两心相照,并不需要客套什么。孙承宗思忖了一下,直言道:“从公而论,若论能力,李三才确实要比李廷机强,可是若论人品,二人高下早判。”说到这里时,声音没有一丝停顿,但是声音却已经放低:“从私而论,我若是殿下,我不会选!”

孙承宗说话一向简单直接,从不拐弯没脚,知已心腹,没有必要玩那些虚言假套。这公私两论,前者堂皇,后者玄妙。

朱常洛眼底浮上一阵莫名笑意,忽然开口道:“老师,若不是你身兼京师三大营训练之责,今日入阁,你是第一人选。”

饶是孙承宗一向性情开朗挥洒自如,极少动容失态,此刻也难免有些脸红心跳。

但凡读书之人,十年苦读只为了能够一朝跃入龙门进入朝堂;而进入朝堂之臣,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自然就是为了能够济身文渊阁,并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因为只要进入了文渊阁,就意味着你的地位在大明朝已经处于巅峰之境,用一人之下,睥睨众生来形容,半点也不过份。这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理想,孙承宗也是读书人,自然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