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疑惑的摇头:“也是昨天才收到圣旨,今日必须进京参加早朝。”
秦霄心中暗自疑惑: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将这么多将军都召来了?莫非又有大的战事将起?
时辰已到,钟鼓楼上的大鼓敲得震响,百官上朝。西朝堂是武将休息室,排班列地时候秦霄被这些将军们推到了最前,堂而皇之的领着后面几十个将军,朝太极宫龙尾道上而上。后来兵部尚书郭元振、平军国章事窦怀贞和宋王太尉李成器在龙尾道前,排在了秦霄前列。右列文官居首的,就是中书令萧至忠。接下来才是张说、刘幽求等六部尚书和宰相。
秦霄暗自看着窦怀贞等人,发现他们都目不斜视只顾低头朝前走,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文武百官依班列进到了太极宫内。秦霄看到、金鸾宝殿下,玉阶次座旁,太平公主正端庄威仪的站在那里;另一方,则是站着面无表情的太子李隆基。
皇帝李旦驾到,太监的声音高高喊起,百官与太子齐齐下拜,唯太平公主微屈身架拱手拜揖,没有跪倒。
镇国太平公主,特赐不拜御驾,朝中唯此一人。看来其他的官员们每天上朝都习惯这种事情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讶。秦霄却左右觉得太平公主站在那里十分地碍眼。李旦坐下后,赐百官平身站立。唯太平公主赐金座,坐于金鸾宝驾龙庭之下。
李旦平视了朝中百官一眼,特意在站在前例的秦霄身上多驻留了片刻,朗朗说道:“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项军国大事,待与诸爱卿商议。兵部尚书郭元振。”
“微臣在。”郭元振出班拜于堂前。
李旦说道:“你先给众位爱卿说一下。东北战局情况。”
“是,陛下。”
郭元振清了清嗓子,朗朗说道:“今年三月二十七,北秋蛮夷奚与契丹,无理入侵大唐幽州,在渔阳县一带烧杀虏掠,致使一县百姓罹难。新任幽州大都督孙俭奉旨率领左骁卫收复失地,纵深追击奚与契丹所部,在硎山与奚族大首领李大辅决战。左骁卫死伤两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孙俭被李大辅生擒。左骁卫大将军李楷洛、将军周以梯得以生怀,现已拘押至长安兵部大牢,以待发落。”
秦霄心里暗自道:算是明白了。看来,朝堂是要点将发兵去幽州,收复渔阳,以报这一箭之仇。照这么说来,将我叫过来,就是有意让我领兵出征了?
郭元振话说完,满堂寂静。其实也已经不算是什么重大的新消息,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只不过皇帝现在提出来,肯定就是有重大地军事行事将要落实下去。谁领兵前去?成了眼下所有人都关心地事情。从来不上朝的秦霄,今天出现在了武将班例中,文武百官心中齐齐想道:应该就是他了!
李旦摆了一下手,郭元振回例。然后李旦说道:“诸位爱卿,想我大唐泱泱大国,居然被奚与契丹这样的蛮夷小部落欺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早朝,朕要选出一名才德兼备的大将军,接任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一职,率兵收复渔阳,重振我大唐在北方的军威,击溃奚与契丹,一血耻辱。诸位爱卿可积极举荐,亦可毛遂自荐。谁愿意出任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者,加特进,授金吾,封二品郡王,食邑百户!”
秦霄心里一寻思,这摆明就是要让我自己出来承担了?可是我若去了幽州,皇城御率司这里怎么办?虽然少了我照样运转,可是李隆基现在可是全巴望着我给他当底牌,若是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