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页

李隆基心里暗自笑道:要说聪明,你姚崇不在秦霄之下。可是审时度势谋求自保的本事,他秦霄可比你高明许多了。眼下我正为这事犯愁,他就自己上表来请求削权、另派人去与他分掌辽东以为平衡了。我这个义兄啊,还真是个大滑头!

姚崇心里也暗自嘀咕:这秦霄和皇帝是这么亲近的,他们二人之间要有什么潜在协议玩什么猫腻,我们这些外人怎么能插得进嘴?这一回,这两人又想干什么啊?

李隆基看着姚崇一脸疑惑的样子,就着火搓了一下手,说道:“别的事先不管。你曾在刑部当过尚书,熟悉大唐的律法章程。你先说说,秦霄折子里说的这些事,就是之前在淮南等地筹措钱粮的事儿,从律法上讲,够不够这样处罚他?”

姚崇的里一阵突突的跳了起来,飞快的琢磨着皇帝这话里的意思。

第429章 皆大欢喜

李隆基看着满有些踌躇不定的姚崇,淡淡说道:“说话啊,姚崇。你不是一向敢于直言么,今天怎么这么犹豫?”

姚崇尴尬的拱手拜了一拜:“回陛下,此事有些重大,微臣也不得不考虑清楚再作回答。陛下何不召集阁部各员一起来商议解决呢?”

李隆基微微的笑了笑,就着火轻轻的搓着手,平静说道:“姚崇,你不必在朕的面前耍什么幌子。朕今天,还非得让你帮着拿个主意。辽东大捷之后,如何治理和善后,才是最重要的。秦霄在这个时候提出削权贬职,也是从大局出发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呀!舍弃个人的荣誉与利益,顾全大局的平衡与安定。这件事情,朕打算独断专行一回,不愿意将事情拿到阁部去细细的商议解决。你知道为什么吗?”

姚崇还当真有些疑惑了:“微臣驾钝,请陛下示下。”

“很简单,这件事情,在阁部议不出结果来。”

李隆基快口就将这句话说了出来,然后蛮有些狡黠的看着姚崇。

姚崇微微一愣,随即也有些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呵呵的轻笑了几声。

“看来,你算是明白了。”

李隆基继续说道:“秦霄这个人嘛,虽然历来不太喜欢钻营结党跟谁拉关系,可是这些年来,他的声望算是蛮高的了。阁部里面的宰相们,不是对他心存忌惮,就是满怀妒忌。再不,就是不想得罪他这样一个出将入相、名声势头如日中天的驸马皇亲。朕若是将他削权贬职的事情拿出来公议,得出的意见就难免有失偏颇。打个比方。张说、张适之、郭元振等人,不就一直对朕在辽东用兵有些反感么?眼下还不顺着这个风头,狠狠地打压一下秦霄么?秦霄是大功臣,有功于社稷天下。朕首先要秉着一个公正、保护的心态去处理他的事情。”

姚崇不由得有些呆愕了。连忙拱手拜道:“陛下真是宽鸿大量的明君,处处为臣子着想。微臣能听到陛下地这番肺腑之言。真是既佩服又惭愧!”

姚崇地心里,现在算是有了一根准绳了。皇帝这样给他交了底——出发点是保护功臣,这件事情可就不难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