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潜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来,慢条斯理地说道:“看来军队对杨大人至关重要啊。”
“那是自然的,没了军队那我还吃什么呢?高公公若是能够帮我这一把,恩同再造啊。”杨嗣昌一见他这表情,一听他说这话就知道高起潜肯定是有了注意了,他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说道。
“那倒没那么严重,只是这事情着实有些棘手啊,要不这样,你就说清军实在是太多了,向皇上奏一本,说是向鞑子议和,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来打过。”高起潜说道。
他的话还没说完,杨嗣昌就开始摇头了,说道:“不可不可,堂堂大明王朝怎么可能会向鞑子议和,若是我上了这一本,皇上必然会降罪于我,还请高公公想一个可行的办法才是。”
“办法是有的,只不过就看杨大人你能不能够狠下心来了。”高起潜高深莫测地说道。
杨嗣昌一咬牙,说道;“若是谁断了我的生路,那还不如我先断了他的活路,说什么心狠不狠,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高公公有什么高见还请明示在下。”
“很好,正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既然杨大人有这个决心那就好办了,我的计划是……”高起潜将自己的想法和杨嗣昌说了,然后问道:“怎么样?”
(原文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做大度,肚量解释,此文为意境故意曲解,不必深究。)
听了高起潜的话,杨嗣昌顿时就眉开眼笑了,说道:“妙计,妙计,高公公果然妙计啊,若是如此,将他们给……那我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这些兵,还可以接收了他的……”
“正是如此,只是杨大人的事情成了,可不要忘记了我啊。”高起潜说道。
杨嗣昌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他从怀里面拿出来一张大面额的银票放在桌子上面,说道:“好说好说,高公公帮了在下一个大忙,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自从写了信到天津去交给高起潜之后,卢象升他们就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但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动静,粮草也越来越少,张雷他们不得已,天天派人出去打猎才保住了为数不多的粮食。
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若是再不运来粮食,就没有办法继续和皇太极打仗了。
张雷已经得到了消息,皇太极那边正在积极备战,于是打算再来一次突袭,很快计划就制定了出来,交给卢象升和罗德曼亲自指挥。
但是却不料太监监军高起潜暗中使绊子,不但将大部分后勤补给截在河间、天津严加看管不准全部带去,更在关键时刻不派兵跟进,导致这一次极好的夜袭失败,却将责任推到了卢象升头上。
也不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件事情失败了之后不久,张雷他们就接到了崇祯发过来的命令,卢象升罢职,张雷等军被勒令屯兵天津等待调令,但是此刻朝中无人可当大将,仅仅是过了三日后,卢象升复职,再出征,而这个时候,张雷他们还刚刚将所有的力量都撤回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