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洛风答应下来道:“好吧,那我现在就下去安排,争取最近几天就开始行动。”
两天之后,秦洛风带领着一支船队下水,为了尽量减少被别人发现的几率,他们没有从海峡走,而是往东边绕过太平岛之后往南到印尼之后再往西边过印度洋进入大西洋,再到了英国的海岸。
当然,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一路以来看到这些船只的人们还以为是又一次的郑和下西洋呢。
且不说张雷在太平岛上面平静地生活着,咱们来说说这欧洲,当年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而就在百年后的崇祯年,由秦洛风率领的这支船队更是横穿了印度洋,然后南下绕过了好望角之后再折道北上,航程比当年郑和走得最远的一次还要远得多,只是可惜了注定不会被人们给记住并且歌颂的。
现在的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凿,如果张雷在的话,他一定会派人这么做的。
这一天,伦敦的码头迎来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一支舰队的船只大得无法想象,虽然数量不到,但是站在那里就充满了威慑力,这自然就是张雷派遣的秦洛风领导的舰队了,在离开太平岛的时候张雷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太平洋舰队。
此时的英国处于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在位的皇帝是查理一世,整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正处于大变革的前期,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听说了这个昔日的手下败将西班牙获得了来自于东方神奇国度的支持之后,并不是笨蛋的查理一世终于也坐不住了,想要寻求来自东方的扶持,否则的话等西班牙再一次发展起来,那第一个要消灭的必然就是他英国,要知道在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时隔半个世纪,西班牙再一次崛起,他英国要是不加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海洋优势将会再一次荡然无存。
且说这查理一世,他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终于拿到了联系张雷的办法,于是迫不及待德写了信给张雷,希望能够通过得到张雷的帮助,张雷也很快就回了消息,承诺会立刻派遣一支对于亲自前往大英帝国,这个消息让查理一世欣喜若狂。
当得知太平洋舰队出现在了大英帝国的码头的时候,查理一世抑制不住心中的欣喜,赶紧带着早就已经组建好的迎接队伍赶往码头,当他看到那些巨大的船只的时候,再想想自己国家的这些所谓战船,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同时也庆幸能够得到张雷的积极回应,如果能够拥这样一支舰队,那整个大西洋上面还有谁会是自己的对手?
秦洛风站在船头,看到前面一支队伍往前面过来,知道自己是时候出场了,于是便吩咐靠岸,不久之后,来到了码头,那些码头上面的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查理一世的吩咐,给他们让出来一大片地方顺利靠岸,英国本来就是一个靠船只和海洋吃饭的民族,因此这码头修建得倒是十分不错,秦洛风的船只放下了踏板,他第一个走了下来,看到过来迎接的皇室队伍,显得十分从容淡定,虽然他也是第一次出国来到这么远的地方。
查理一世见到秦洛风的时候顿时就觉得不可思议,来和自己这个伟大的皇帝见面的居然是一个面目狰狞的瘸子加上半个瞎子!就好像是在大海上面拾人牙慧只知道乘人之危的那些海盗头子一样,心里面的兴奋顿时就少了大半,虽然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但是直觉的第一印象就不怎么好,不过人家既然已经来了,而且还是有求于人,那他还是决定看看再说,于是在脸上也带起一阵笑容往那边走了过去。
等秦洛风下了船,查理一世就来到了他的前面不远的地方,微微鞠躬,行了一个标准的贵族礼节,说道:“来自于天朝上国的使者啊,我是查理一世,我欢迎你的到来。”他说的自然是英语,在经过了旁边一个知道汉语的人翻译过后,秦洛风听明白了他的话,于是也像查理一世一样回礼说道:“我是来自于大明朝的秦洛风,是我们主人座下的海军总军官,拜见查理一世皇帝。”
查理一世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个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人居然是一个这么有分量的人物,他暗自庆幸自己还算是没有对他表现出轻视来,否则的话可能就会错过一次这么好的机会了,他开始笑得真诚起来,说道:“早就得到消息说天朝上国的使者前来,我早就已经在皇宫里面准备了丰盛的午宴来款待你们。”
秦洛风和他又寒暄了几句,让副将带领着队伍停留在船上面,而他则带着近卫跟着查理一世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说起这个皇宫,自然不能够和紫禁城比,这是两个政治经济文化都完全不同的国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在秦洛风看来这些雪白的大石头的建筑毫无美感可言,尽管连绵成片,始终还是没有大明朝的皇宫那样看起来大气磅礴,不过秦洛风不关心这些,反正他又不会住在这里。
除了秦洛风接受了盛情的款待之外,在码头上面也开始为秦洛风带来的士兵们准备丰盛的饭菜,虽然这外国的东西有点吃不惯,不过总归还是让大家很满意的,再说这皇宫里面,秦洛风和查理一世在推杯换盏之间,开始了交谈,饭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谈事情的地方,有人称这种现象叫做饭桌文化,虽然可能古训里面有吃不言睡不语的句子,但是好像只有在自己家里面吃饭的时候才会或多或少地遵守一下,在外面从来都是相反的,否则也不会出现花样繁多的行酒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