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且慢。”董卓意气风发,正想要挥兵东进,旁边的李儒突然走了出来阻止道:“相国大人,自从相国大人入主洛阳,虎视天下以来,天下诸侯哪一个不想着能够效仿相国大人,只是他们没有这个时机而已。只要有相国大人坐镇洛阳,天下诸侯便有一半不敢造次。可是如果相国大人带兵东征,且不说东征的结果如何,只是这洛阳空虚对于天下诸侯的吸引力,就足以让他们兴兵来犯。到那时我军将面临来自于各方面的敌军,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狼多。’此中利弊还请相国大人斟酌。”李儒向董卓一拜说道。
“恩,李儒说的有理,只是这袁绍在冀州闹得挺凶,让他就这样闹下去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要是其他诸侯也学袁绍的样子,那我这相国坐着还有什么意思?”董卓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对于李儒的意见向来言听计从,便有些担心的问道。
“呵呵,那袁绍本是袁家长子,因为受到后母迫害,这才远走冀州另立门户。虽然利用袁家的威望,得到了不少支持,但是他只不过是聚拢了些乌合之众,只要没有陛下的诏书,他们便是乱臣贼子,早晚是丞相嘴里的菜。属下以为,朝廷不妨下诏,正式册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若是袁绍不愿接受,丞相大人可以给他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然后命令冀州刺史派兵捉拿,之后再押送来京。如此这般只要能造成袁绍和冀州府的矛盾,袁绍失去了冀州的支持之后,也不过是小猫两三只,成不了什么气候。倘若袁绍接受了相国的任命,那就表明袁绍已经承认了相国的地位,大家握手言和,各图发展,日后再对战疆场也是不迟。”李儒呵呵一笑,将自己对付袁绍的计划和盘托出。
“好,不错,就这么办。这个袁绍也真是狡猾,大老远的跑去北海,以为离老子远了,就可以为所欲为,老子这倒要让他知道,就算他跑到天涯海角,老子只要一伸手,照样能攥住他的尾巴。”董卓对于李儒的安排显然很是满意的说道。
“相国大人,如此做只能算是对袁绍施恩而已,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恩威并施,光是施恩,有些时候只会给敌人养成骄纵的习惯。”李儒显然是话还没有说完,又卖着关子说道。
“如何恩威并施,你倒是说说。”董卓饶有兴趣的问道。“如何恩威并施,你倒是说说。”董卓饶有兴趣的问道。
“袁绍远在北海,我军自然攻伐不易。不过袁绍的老家,老袁家的根基可是在汝南,这汝南倒是距离洛阳并不遥远,相国大人不如派一支兵马前往汝南,借口剿灭黄巾余党,乘机好好敲打敲打袁家。如此恩威并施,相信袁绍也会老实起来。”李儒继续说道。
“此事倒是不难办,只是你不是说袁绍被迫离家远走冀州的么,想必袁绍并不会在乎汝南的这些袁家人吧。”董卓眉毛微皱说道。
“袁绍自然不会在乎,说不定还会高兴,可是这件事情看在其他人眼里就会有所不同。他们在想着要不要追随袁绍一起反对丞相大人的时候,就会多想一想,想一想丞相大人会怎么对付他们。”李儒说道。说完这话李儒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吕布。这意思吕布自然明白,李儒是想吕布出马,带兵去一趟汝南的。不过吕布对于这个差事并不感冒。虽然汝南袁家家大业大,能够拿下袁家一定收获丰厚。可是面对的危险和困难却更为艰巨,老袁家四世三公数百年间建立起来的基业,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拿的下来的。要是大汉第一世家,能被人这么轻轻拿下的话,那老袁家又凭什么毅力百年而不倒。
更何况汝南一代,在黄巾之乱的时候,根本就很少遭到迫害,哪里的豪强比之中原更加强大。吕布可是清晰地记得,当年张宝在宛城,就是被以老袁家为首的豪强势力所败。更重要的是,北方作战以骑兵为主,南方以舟船为主,吕布要是出征汝南,用骑兵虽然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到了汝南骑兵的战力将会大大削弱,一旦被拖延下来,后果不堪设想。用步兵去打的话,恐怕兵马还没有开到汝南城下,就已经被数倍的敌军打得团团转了,想来想去,吕布还是觉得不要去打汝南的好。
必定历史上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也是联合了吕布和刘备,这才堪堪战败袁术的。
“我儿意下如何?”吕布正思量着攻打汝南可能遇到得危险,突然董卓开口向吕布问道。
“孩儿愿意带兵出征,为父亲剿灭袁氏。”见董卓问起,吕布心中一动,口不由心得说道。
“哈哈哈,我儿乃上天赐予吾之利器,足以所向披靡。”得到吕布肯定的回答,董卓哈哈一笑说道。
“丞相大人,杀鸡焉用牛刀,吕公子战功卓著,天下闻名。然而如今天下人只知道吕公子的威名,却已经忘记了我们西凉铁骑的厉害。我华雄不才,愿替吕布公子走这一躺,扫平汝南,让天下人再看看我们西凉铁骑的厉害。”就在吕布以为自己又要远征汝南的时候,一个脸色黝黑的大汉走了出来,慷慨陈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