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页

乱明[校对版] 喻心 1386 字 2022-10-21

张道涵等人认为,交趾化外之地,一旦最先进的炼钢技术流入交趾,后患无穷,不如从太原挖矿,运至广州冶炼,就如琼州的铁矿一般。

康定博寸步不让,辩解道,琼州无煤,所以才运到广州,此举致使广州的钢铁冶炼成本比大冶高得多,很不划算。若从太原运送铁矿至广州,首先得用内河运输船运出,然后转装至海船,再从海船上卸下铁矿石,这一路下来,成本会高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再说,大东洋商号早就在南芬建立了钢铁冶炼炉,既然不怕技术流入满清鞑子手中,为何独独担心技术会流入交趾?

双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把官司打到了林纯鸿处。

林纯鸿只说了一句话“交趾如广西”,便终结了争辩,还令康定博放手去干,不用顾忌其他。

康定博踌躇满志,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太原。在太原,除了常规的冶炼钢铁外,他还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几年,钢铁价格急剧上涨,刺激工程院投入巨资改进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经过无数工匠的日夜探索,终于在实验室内成功实现了转炉炼钢。相比较以前的炼钢工艺,转炉炼钢产量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可以大幅度缓解当前缺乏钢铁的困境。

由于各大冶炼中心任务极为繁重,暂时顾不上技术革新,致使这套工艺流程尚未处于实验室内,并未在钢铁工坊投入实用。康定博琢磨着利用太原钢铁工坊新建的机会,建立转炉炼钢炉,看看这套工艺在工程上是否实用。

康定博一到太原,立即激情澎湃地投入至工作中,在深山密林、河流沟涧旁实现他的梦想。

他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人手极度紧缺。马世奇倒是做了一番准备,提前招募了千余矿工。这千余矿工对即将建设的转炉来说,就是杯水车薪,连建造炉子都嫌不足,更别谈去挖矿。

康定博着急上火,立即找到马世奇,放言道:“我需要的是五万、十万,就是二十万,我也吞得下!区区千余人,打发叫花子啊?”

康定博的态度,激怒了马世奇,马世奇面若冰霜地说道:“五府总共才不到三十万人,现在铺路修桥,疏浚河道,到处都需要人,我去哪里给你弄几万壮丁?”

康定博非常蛮狠,丢下了一句话:“我不管!我只要人,你想办法帮我解决!”

说完,康定博不管不顾,离开了海安,又钻入太原琢磨他的转炉。

马世奇气得直哆嗦,最终,他考虑到康定博就这副德行,方才消了气,开始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马世奇南洋的猴子。当前,唯有期待卢诗源从吕宋、爪哇、苏门答腊抓捕大量的猴子运到太原供康定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