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储存粮食物资了。这几年远东从东南亚、暹罗、印度等地每年进口粮食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公司的几条万吨巨轮,都要至少去马尼拉两次以上,拉回来的物资,大部分都是稻米和各种农作物。
远东公司每年还能从辽东各地包产到户的农民那里,收取相当多的赋税和贷款还款,都是以粮食作价收购的。加在一起也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
还有远东公司在兴凯湖南部、起点镇等地的各大公司农场,因为那里的土地更加肥沃,而且还采用半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平均亩产要比要比辽东各地至少高上三成以上。
所以远东这几年在海参崴、辽东、吕宋等地建立的大批现代化的粮库,已经都储满了玉米、地瓜干、稻米、马铃薯全粉、小麦等主要粮食物资。另外还储存了大批的花生、大豆等干果,以及海量的棉花、麻织品等纺织品。
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情况,足可以保证远东所有控制区目前总人口三个月以上的粮食需要。即便如此,公司仓储中心主任何浩博,都会在董事局委员会的年度预算中抢下一笔资金,不断的建设新的粮食仓库。
而且每次仓储中心的预算,都会在董事局委员会的表决中获得绝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因为大家至今想起当年的粮荒还是心有余悸。
在这个时代,无论在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第536章 秦二狗的军旅生活
起点镇海港,一艘风帆船缓缓的靠在码头上。秦二狗从船上走了下来,他把军用背囊背到身上,然后和几百名守备师的官兵在码头上整队,向起点镇走去。
经过几个月的基础训练,秦二狗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远东守备师的一名新兵。这几个月的训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地狱一般的经历,可秦二狗却没怎么当回事儿。
他爷爷当年可是戚爷爷手下的兵,随着他老人家没少打仗。他父亲若不是在朝鲜战场上受了伤,不得不解甲归田的话,没准还真能在苏镇边军中混出个名堂呢。
秦二狗从小的志向就是当兵,希望有一天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所以他自幼就拼命的练武强身,十几岁就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他父亲也拖了当年的同僚,把他安排在苏镇的明军中做了个哨长。只可惜他父亲得了场重病去世了。人走茶凉,再加上秦二狗性子敦厚,在苏镇当了几年兵,一直窝在哨长的位置上。
直到他打了克扣军饷的上司,逃回了老家,从此也就断了他在军中有所作为的念想。而且他在大明军队呆了几年,早就对明军不抱任何希望。当年戚爷爷留下的东西,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
可是自从他进了远东的训练营,仿佛又点燃了他心里的那团火。虽然几个月的训练,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但秦二狗却知道,就算当年戚爷爷的兵,和远东军也无法相比。
所以不论多苦多累,秦二狗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逐渐适应了新兵营训练的节奏以后,天天晚上还要偷摸的加练。不论什么职业,就算是天赋再好,若是没有热情,也一样无法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