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缺少白银,铜也不多,历代都靠从日本进口,大明朝廷是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
在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的制钱,但自从张居正改革以来,朝廷不在收实物,国家赋税改收白银,农民只能以谷帛易钱,然后去银庄兑银缴纳。
这刺激了经济的流通,但也使银的地位提高,加上国家度支和大宗交易多用银,造成民间少银,但百姓又需要银子来交税,所以往往造成银贵钱贱的局面,也就说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文,实际上往往是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以上。
王彦对于银贵钱贱的情况到是知晓,但对于银贱钱贵的现象,却是第一次看见。
广东福建一地,在明代因为耕地比较少,要养活那么多人,就必须另寻出路,所以出洋做贸易的人比较多,在明代南洋已经有了大量的汉人。
就是因为人口的流动和贸易的频繁,所以使得年纪轻轻的陈永华对于这些问题比较敏感,他几乎没怎么思索,便回答道:“广南之地,现在成为大明对外贸易唯一的出口,大批的物资从这里运往南洋,换取了大量的白银流入,银一多,自然就贱了。”
“物以稀为贵!”王彦一点就透,他突然脸色一变,“那不是等于银子的价值,在降低吗?”
如果现在银子是一两兑换七百文,那岂不是说,王彦现在的资产,一下缩水了三成。
陈永华道:“其实问题还要复杂一点,大量白银流入的同时,大量的物资又在流出,一面是白银价值降低,一面是大明内部因为物资流出,而使物价上升,肯定会造成一些问题。”
王彦似乎有些明白过来,“这就是朝廷当初禁海的原因之一么?这样的问题,复甫可有解决的办法?”
第396章 银钱运作
此时西方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美洲获得了大量的白银,这些白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从美洲运来了亚洲,购买东方的货物,然后运回西方。
王彦对这些情况完全不了解,他现在只是敏锐的预感到了危机。
陈永华微微沉呤,“眼下这个情况,其实也容易解决,把银子花出去,从清廷那边买进大批物资过来,将粮食、盐这些关系民生的物资,建大仓储存起来,用来压低物价,丝绸瓷器则转手卖给南洋和西夷,如此不仅我大明能够得到物资,还能使清廷物资匮乏,又能从中赚取差价。”
王彦眼前一亮,他手里把玩着一枚西夷的金币道:“本督也曾想过这个问题,银钱这个东西,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为什么就能让人趋之若鹜。现在经复甫一说,道是似乎明白过来,银钱的作用就在于它的购买能力,如果不将他的这种能力运用起来,他就是个死物。不过眼下清廷财力远胜于我,如果清廷反过来买我们的物资怎么办?”
陈永华笑道:“这个确实不得不防,国公可以让朝廷下明令,禁止向清廷贩运粮食、盐铁,如果清廷同样对我们封锁,我们就从南洋买,其他的到不必担心,眼下广南的物价较高,清廷那边一来根本没有做海贸的打算,二来经济被破坏,商人逐利,肯定愿意把物资卖到广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