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唐鹏就直接随父亲去了班级里,他去年就在这里上学,今年是一年级下学期了,所以按照正常程序报道就是了。王恒潇是插班生,前面找过校长说过,校长同意了,此时来再说一声,就可以去上课了。

不过,学费比正常的学生贵了那么一点。

校长姓张,是一位稍微发福的中年大叔,面上带着乡土特点,显然是附近的农家人出身,对王大国和王恒潇比较客气,直接安排了班级,去一年级三班上课。

一年级总共有一百人左右,一共三个班级。这个年代是等级划分最严的一个年代,学校内部就直接将学生分了等级,学习最好的一批在一个班级,中等的在一个班级,最差的在一个班级。

而三班,就是最差的一个班级了。

唐鹏,在二班。

越是高年级,人数越少,因为许多附近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就不上学了,有的上到二年级就不上了,学校派人去做工作,也没办法。

所以,六年级比起一年级的人数几乎是少了一半还多。

王大国也打听过了学校里的这些门道,急忙问道:“张校长,我屋里娃儿在老家都是考的第一名,能不能安排到一班去?”

张校长微笑道:“现在三班适应一下,如果合适,我会作安排的。”

和惠乡每年都有许多外来打工的人,不少还是拖家带口的,小孩子上学是问题,张校长经常接待一些插班生,如王大国这样的有户口的还好说,可是一些外来的没户口的就比较难办。

在这方面,张校长算是一个好校长了,心底里是真心的为孩子们着想。

“呵呵,那好,以后麻烦校长了,那我们过去了,我屋里还有好多事。”

王大国不好勉强,既然人家校长有安排,那就顺其自然吧,他对王恒潇的信心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在老家上学的时候,一学期就上了几天的课,可是照样拿第一。按照新疆的教学质量比老家稍微低一点的普遍看法来说,老家的优秀学生,在新疆就是百分百的尖子生。

内地的尖子生……在新疆就无敌了。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说法。